第1384章 华国情报史上最大耻辱(1 / 2)
华历14年(1941)5月,英美苏三国代表抵达华国在神圣俄罗斯帝国的军团总部所在地秋明,向王茂如提出最后请求,请求他们支援苏俄。
王茂如笑着说:“如何保障《华盛顿四国约定》的有效性呢,即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我们需要萨摩亚(菲律宾),我们需要马来亚,我们需要缅甸,我们需要印度支那,我们需要印度。”
“您这是狮子大开口!”
“不,用我们华国人的话来说,这叫做不见兔子不撒鹰。”王茂如笑道,“要知道我们并没有对苏俄发动战争,不算做违反协定,我们只是在集结,等我们集结好了,我们自然会发起对德国的进攻。”
“等你们集结好了,苏俄就没了吧?”
王茂如道:“我相信斯大林同志是一个坚强的人,他一定能击败德国,他一定能够打败德国。”
“尊敬的华国元帅,您到底需要什么?”最终美国代表问道。
王茂如淡淡地笑说:“我需要的,只不过是小小的亚洲,当然,我们也希望能够在非洲有话语权。”
谈判不欢而散,世界最富饶的亚洲,怎么可能属于华国,就更别说非洲了。
王茂如的态度让英美法等国家一致决定将华国开除出盟国行列之中。
但是就在他们做出决定的下一秒,英国遭到了袭击,德国人向英国发射了十几枚改进型的V2火箭弹,将伦敦点着了一半。尽管这个火箭并非布劳恩博士发明的,而是由在华国进行BQ2、BQ3的德裔火箭科学家们在战争开始之前回国研究发明。
这些科学家们起初的辞职离开并没有引起华国政府的警觉,因为他们仅仅是火箭研究的辅助科学家,并不接触BQ3火箭的核心秘密,当然也存在着华国战武部有意对德国输出部分BQ3技术,甚至还将BQ3残骸高价卖给纳粹德国。但回德国的火箭学家们充分利用了华国的BQ3导弹的部分优点,德国科学家们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使得新V2火箭的精准度和距离超过华国的BQ3火箭。
V2火箭的出现骑士没有给王茂如带来多大的震撼,在此之前因为中国的BQ3和BQ4两种火箭领先世界,华国上下非常骄傲地认为自己领先世界至少十年。可是当V2火箭在伦敦引爆之后,让王茂如一丝丝警觉和警醒,他开始对德国的军工科研要重新评价了。德国人在V2火箭弹头中非常华国式地添加了白磷燃烧物质和凝固汽油弹,这才让原本并不容易被点燃的雾都伦敦燃起了漫天大火。
仅仅用了一年,仅仅用了一年,德国人就把BQ3的技术完全掌握了,这不能不让王茂如佩服和震撼,他小看了德国人,战争是促进科技进步的最大动力,他立即要求战武部不得再向德国透露任何技术。
新疆,克拉玛依,华国核研究中心,资料员程国柱按照惯例检查所有资料,今天他略有些焦急,草草地看了一眼资料,没有动过的痕迹。很好,今天的工作完成了。他的工作很简单,每隔一段时间对资料库进行检查,尽管资料库的保密等级非常高,甚至采用真空储存,但规定就是在一段时间内,要对资料库里的所有资料进行除尘,防潮等等检查工作。所谓的真空并不能保证完全真空,空气密度从每立方米1.29克降到每立方米0.1克,却不能保证细菌的腐蚀,因此人工检查还是有需要的。
程国柱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只要在克拉玛依核研究中心工作,一辈子就定在这里了,所以很多人的工作极其枯燥。为了缓解这份枯燥,战武部特地给他们有限配备最好的设备,黑白电视机,空调,冰箱。
黑白电视机只有三个频道,分别是华国国家电视一台,二台和三台,华国国家电视一台是以国内外新闻为主的电视台,华国国家电视二台则是以普及华夏文化的各种节目为主的电视台,华夏国家电视三台则是军事频道,宣传尚武精神。
今天有程国柱非常喜欢国家三台的一部电视剧《好兵胡克》,华国电视剧一般长度为二十集,每一集五十分钟,道具都比较简单,演员表演也略显僵硬,但电视的出现还是让很多人趋之若鹜。
枯燥的生活让核研究中心的很多研究员在下班之后享受唯一的乐趣就是看电视,即便没有电视,看着雪花纷飞,大家也觉得新鲜。
程国柱锁上了五道防盗门之后,赶紧跑到值班房间,和其他资料员看起来电视。
在他走后,钢筋水泥灌注的一面枪毙忽然露出了一根锥子,随后枪毙塌陷了下去,墙壁前面是一张不起眼的桌子,一双手轻轻地挪动了一下这张桌子,随后一个身材非常小的人钻了进来,看起来只有七八岁。
“快,只有一分钟时间。”一声德语轻轻地说道。
“混蛋,一分钟够干什么。”这个小孩的声音却非常苍老,他赶紧跑到一面资料库中,拿出微型照相机,对着几组数据快速翻拍,然后跑回洞里,轻轻地将桌子挡在洞口,随后立即用水泥封住洞口。
滴……
资料库慢慢开启真空模式,几组吸起机开始吸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