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既不否定,也不肯定 (1)(3 / 11)
这一回我再失去机会,我就只好拿着处级的待遇回家了……”说着说着蒋卫生竟然有些伤感,眼圈也红了,声音也哽咽起来。
关原连忙安慰他:“别这么说,也别这么想,老蒋啊,能争取我们尽量争取,即便争取不上,我们也没损失什么嘛,照样是党的好干部、名正言顺的正处级副局长啊,别这样啊,你的心情我理解……”
蒋卫生也觉得这样有点失态,不好意思地勉强笑笑,装作挠头发,顺手把溢到眼角的泪抹去了:“不好意思啊关部长,说起这种事情我有点激动,就说那一回吧,老局长退下来了,当时副局长里头我的资格最老,排名第二,排队买肉也应该有个先来后到吧?可是在关键时候老范从人事局跳过来当了局长,真让人莫名其妙。可是这也是组织任命的,我们服从,积极配合人家工作没二话。这一回可是我最后一次机会啊,我再不说话,没人能替我说话,你关部长是个正直公道的人,我想你能帮我说说话,我这才抹下脸皮来找您。”
蒋卫生对当时范局长从人事局副局长位置上一下跳到公安局当局长莫名其妙,关原却不会莫名其妙,作为组织部部长,他当然知道其中的内幕。公安局局长出缺的时候,省上主管干部工作的领导替范局说了话,说他是科班出身,有知识、有文化还专业对口。当然,这也仅仅是个借口而已,范局长确实是六六年公安学校毕业的,那只不过是一所专业技术学校,根本算不上正规文凭,况且他根本就没有干过公安工作。关键还是他跟那位领导有某种至今谁也说不清道不明的特殊关系。省领导打了招呼,而且是非常明确的招呼,市领导谁也不会为了一个公安局局长的位置跟上面主管干部的领导顶牛。
范局就是那位跟野猪同归于尽的局长,姓范,简称范局,听着像饭局,公安局的人整天范局范局的叫,不了解情况的人还以为公安局一天到晚有饭局,也有的人以为公安局办什么事都先要有饭局,所以坊间就有“公安局了不起,接到报案摆饭局”、“公安局大盖帽,吃完原告吃被告”之类的顺口溜流传。此话传到市委书记吴修治耳中,吴修治勃然大怒,指示市纪委严查公安局的吃喝风。市纪委组织了阵容庞大的调查组进驻公安局,很快真相大白:所谓的吃喝风根本就不存在,公安局上上下下整天范局范局的叫唤,老百姓误以为是饭局。调查结果让吴修治哭笑不得,专门在全市干部大会上为公安局广大干警平反昭雪,此事成为银州市的笑谈,其他局的局长、副局长都暗暗庆幸自己命好没姓范。
关原应付蒋卫生:“别这么说,你也别着急,组织上正在考核班子,这还要有一个过程,不会那么快的。”
蒋卫生说:“我也知道现在干部管理正在改革,不像过去那样提谁就是领导一句话,现在还要考核、公示等,我的要求不高,只要求不要把我画到杠外就成,这关键就要看您关部长的了。”
关原应付着:“这没问题,只要符合条件,我们一定会推荐的,我们就是干这个工作的嘛,给组织上推荐符合标准的优秀干部就是我们的职责嘛。”
蒋卫生显然把关原的话理解成了一定会推荐他,顿时激动不已,脸色红堂堂的好像突然灌了一瓶老白干:“谢谢,谢谢关部长,我就说嘛,关部长为人公正,办事公道,一定会为我们这些没有后台靠山只知道老老实实干工作的人说话的。对不起关部长,打扰您了,我也是觉得实在是有些委屈憋在心里难受才来找你谈谈心,你可千万别误解我,觉得我搞不正之风啊!”
关原连忙说:“不会,我怎么会那么想?你放心,我能理解,该做的我一定会认真做的,你还是安心工作,不管将来结果怎么样,公安局的工作都离不开你这样的老同志啊。”
关原说的都是场面上的原则话,可是人是具有主观意识的动物,往往主观地将事物发展的趋向朝有利于自己的方向理解,尤其是在蒋卫生这种情况下,更加难以冷静客观地领会理解关原的意思,所以他把这些话理解为承诺、赞同。该说的话都说了,想得到的答复以蒋卫生的理解也得到了,按说他就应该告辞了,这也是关原期待的结局,没想到蒋卫生却突然做恍然大悟状:“咳,关部长,你说我这个人的脑子,本来找你是有别的事情,结果一提起工作就光顾说工作了,把找你的正事都忘了。”
关原听他这么一说,心里暗暗惊讶,想不出他还能有什么“正事”要说,忍不住偷觑一眼墙上的挂钟,已经十一点钟了,早就过了他自己给自己规定的十点半钟必须睡觉的时间了,心里暗暗烦恼,脸上却还不得不装出感兴趣的样子应付他:“是吗?还有什么事?”
蒋卫生从怀里掏出一个用报纸包裹着的本子,打开来说:“我听人家说关部长是集邮专家,我这儿有一套‘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邮票,今天晚上本来是想请关部长鉴定一下,看看是不是真品,结果光顾着说工作上的事差点儿忘了。”
关原确实是集邮爱好者,准确地说应该说是邮迷,列于本市集邮协会的名誉主席,所以经常会有人来请他鉴别邮品的真伪。然而,关原却从来没听说过公安局的蒋卫生副局长也有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