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跑官就像在商场上做生意 (1)(3 / 11)
这里人来人往的说话不方便。”
吴水道迟疑片刻,答应了彭远大的要求,领着他来到了库房。库房是一个里外套间,保险柜放在里间屋,可能是为了安全,里间屋没有一扇窗户。外间屋有一个操作台,还有几张操作椅以及其他一些杂七杂八的物件。彭远大里里外外转了一圈,没有发现什么可疑之处,就跟吴水道聊了起来。他先问吴水道家是不是也在银州市,吴水道说他在银州是单身职工,家在原籍福建,每年有一个月的探亲假。彭远大又问他在银州市有没有来往比较多的亲朋好友,吴水道摇摇头:“我这个人普通话说不好,所以也冇多少朋友,更冇亲戚。”
彭远大又问他:“在你们单位里,有没有跟你关系比较好,经常喜欢到库房来找你的人?最近有没有遇到什么你觉得不正常的人或者事情?”
吴水道想了想说:“冇啦,到库房来找我的人都是工作关系,有时候也有同事冇事干了到我这坐坐,冇有不正常的。”
彭远大说:“你再把从库房取金锭一直到金锭丢失的整个过程完完整整地说一遍,仔细想着说,一点儿细节也不要漏掉。”
吴水道就又把他接到通知之后把金锭从库房搬出来,然后到了会议室,再后来跟着到外面送老将军,回来就发现金锭没了的过程讲述了一遍。
彭远大问:“你出去送老将军的时候,难道就没想到金锭还放在会议室吗?”
吴水道说:“过去这种情况多啦,凡是到我们厂里来参观视察的领导看过金锭之后,一般我们都出去送一下,从来也冇发生过金锭丢失的问题。”
彭远大听他这么说,心里暗骂:他妈的废话,要是发生过丢失也就不会有这一次了。
吴水道继续往下说:“就连我们提炼金子的电解室,电解金从电极上扒下来,也就是扔在脸盆里,一盆一盆的黄金扔在那儿,从来冇发生过丢失,所以这一回也就大意啦。”
彭远大又跟他聊了一阵儿,问了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没有发现任何可疑之处,只好告辞出来,又来到了电解室。室内果然有一些搪瓷盆,不过这会儿这些搪瓷盆都是空的。现场值班的工人老刘告诉彭远大,这些瓷盆就是盛电解下来的金板的。电解下来的金板一般有巴掌大小,电解完一批就入库,进行各种检验之后交给吴水道,然后由厂里上交给国库。
老刘愁眉苦脸地对彭远大说:“彭组长,这个案子你们一定得抓紧破啊,不然我们大家都是嫌疑犯,再这样折腾下去,我们可都受不了了。吴水道这家伙,真坑人啊,他稍微小心一点儿,现在不就天下太平啥事没有了吗。”
彭远大说:“我刚从吴水道那儿过来,我看吴水道那人挺老实的。”
老刘哼了一声:“老实不老实得看心,人没尾巴难认。”
彭远大听出来他对吴水道的为人似乎很不以为然,便追问道:“你对他了解不?”
老刘说:“那个人,谁也没法了解。”
彭远大又问:“他平时跟谁来往多一些?最近一段时间你们发现没发现他有什么反常的情况?”
老刘说:“我在电解室工作,他管库房,每一批产品出来都要跟他办交接,也没见他跟谁更接近一些,噢,对了,前几天他有两个老乡到厂里找他,钻在库房里叽里咕噜聊了一上午,说的都是南蛮鸟语,我一句也听不懂。后来我问他那俩人是干吗的,他说是他的老乡,刚刚从福建过来,到我们这儿做生意,推销进口电器的。”
彭远大一听到这个信息,脑海里活像突然开了天窗,一直困扰他的那种总觉得不对劲却又说不清什么地方不对劲的感觉找到了答案:吴水道作为主要责任人,他的正常表现应该是紧张、话多,千方百计帮助警方寻找证据,既是为了抓住盗贼,也是为了洗清自己。吴水道在调查过程中过于冷静、过于消极,即便是警方提出一些非常日常化的问题,例如跟谁关系好,来往比较多等,他的回答都非常谨慎,正是这种冷静和谨慎,为他筑起了一道看不见却又能有效保护他的防线。
听到老刘说吴水道近期有福建来的老乡,彭远大急忙问:“你们厂管理这么严,他的老乡怎么能进来?”
老刘说:“有什么可严的?只要有本厂职工登记,就可以进来啊。再说了,他那两个老乡手里有便宜电器,电视机、录音机都是日本原装货,比市场上便宜得多,据说都是走私的,大家都想买,对他们也就不太防范了。”
彭远大惊讶了,据他所知,这座工厂根本不允许外人进入,怎么吴水道的老乡居然可以随便进入呢?更让他疑惑的是,自己刚才找吴水道询问的时候,话题几乎都围绕着有谁来过库房,他跟谁关系比较好、来往比较多,在银州市有没有亲朋好友等,吴水道却一字也没提他的老乡来过库房的事情。
彭远大起身告辞,来到门卫,要求查阅近期进厂人员的登记记录。门卫把登记本给了他,彭远大坐在门卫室翻看着那本破破烂烂的来访人员登记本,可能因为进入厂区的登记手续非常烦琐,所以来访人员登记本上记录的来访人员并不多,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