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跑官就像在商场上做生意 (2)(5 / 8)
曲儿钻进门缝,扑到彭远大身上,彭远大打了个寒战,心想,今天晚上可能要失眠了。
第二天早上起来,彭远大跟大李子他们几个人洗漱完毕,吃早饭的时候才知道林所长已经到吴厝村去了。派出所负责照顾他们的民警告诉他们,林所长临走的时候留了话,之所以没有带他们去吴厝村,是担心他们这些外地警察一去动静太大,惊了嫌疑人,他自己先去摸摸情况,让他们就在乡派出所等他的消息。
彭远大头天晚上失算了,他并没有失眠,也许是白天走了一天山路,尽管心里有事,脑袋一沾枕头却立刻进入了梦乡。他的手机电量已经充足,一打开手机就开始热闹起来。
第一个接到的就是老婆董晓兰的电话,董晓兰先是问他在什么地方,然后又问他什么时候回家,彭远大对后一个问题支支吾吾,因为他确实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家,这取决于吴水库让他们什么时候回家。接着董晓兰就开始向他报告范局长死亡的消息,他说他已经知道了。董晓兰就又问了一遍他什么时候回来,他就又支支吾吾了一阵儿。董晓兰这才告诉了他一件事情:最近几天,老牛天天到他家里去,去了也不说啥,就是问他什么时候回来,董晓兰说不知道,老牛就唉声叹气。董晓兰吓坏了,以为彭远大在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追着问他,他才说彭远大没什么事情,就是这一辈子他天天叫彭远大局长大人儿,把彭远大的福气叫薄了,这一回他要是再不赶紧回来活动活动,那就真的没戏可唱了。彭远大想起了老牛那张千层饼一样布满皱褶的脸,再想想他坐在自己家里唉声叹气的样儿,觉得滑稽,忍不住笑了起来。
董晓兰听到他笑,便问他:“老牛说的是不是真的?如果你回来就有希望当局长,不回来就没希望了?”
彭远大问她:“你说呢?”
董晓兰说:“现在这些事情谁都明白,人在和人不在当然不一样了,如果你能回来就赶紧回来,如果实在回不来那也没办法。”想了想董晓兰又追问了一句:“你估计还得多久?”
彭远大连这个问题也无法明确回答,因为现在他自己也没法做自己的主,能做主的是案子。他只好撇开这个话题,问了问“孩子怎么样”、“妈身体怎么样”之类夫妻间没有什么特别意义却又非常有意义的话,便挂了电话。
隔了几千公里,听着董晓兰在电话里脆生生的声音,想起跟董晓兰从追求、恋爱到结婚、生子这二十年平静如水的日子,放下电话彭远大心里头由不得就热辣辣、软绵绵的。
那一年他刚刚破了有生以来头一个案子,也正是那个女澡堂子失窃案让他认识了董晓兰,也让他有生以来第一次深深地迷恋上了一位姑娘。彭远大不是一个没有自知之明的人,他反反复复地衡量了自己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凭他当时拥有的一切想要追求到董晓兰那样的漂亮姑娘,成功率几乎为零,如果董晓兰仍然处于待业状态,家庭仍然处于贫困之中,他也许还有几分希望,结果人家又有了工业局打字员的良好工作条件,他的希望就更加渺茫了。曾经有一段时间他非常后悔帮助董晓兰找到了到工业局当打字员的工作。尽管希望渺茫,理智上让他觉得自己跟董晓兰那样的漂亮姑娘没戏可唱,两条腿却不听他理智的指挥,一趟一趟地往人家跑,一天见不到董晓兰就觉得没抓没落活像胸膛里只剩下了空洞没了心肝肺似的。
董晓兰母女还有老黄狗对他都非常好,从来都非常热情客气,大黄每次见到他还知道给他摇尾巴。但是,他不敢奢望这是人家对他的认可、接纳,老觉得这仅仅是一种友情,如同一般人家对常来常往的朋友、邻居。直到有一天,大李子有意无意地告诉他,可能有人给董晓兰介绍对象了。那个时候对有可能成为夫妻的异性朋友的标准称呼是对象,不像现在称之为男朋友、女朋友这么暧昧、委婉。彭远大听到这个消息立刻呆若木鸡,他不敢想象,如果董晓兰真的嫁给了别人,他今后的生活将会多么的了无生趣。大李子早就知道他的心思,看到他茫然若失的呆相挺可怜,就自告奋勇要去替他提亲。彭远大却谢绝了。
大李子替他着急:“你这是干什么?自己不好意思说,别人去说你又不愿意,到时候人家真的长翅膀忽悠一下飞了,你后悔莫及。”看到彭远大仍然愁眉不展地在那里苦恼,大李子愤愤然了:“什么气质嘛,虽然个头矮了点,好赖也是个男爷们,这算什么?不就是一句话个事吗?你就问她,我喜欢你,想娶你,行不行?行,一切万事大吉,不行也不过就是万事大吉,咱彻底死了这份心,也不耽误重打锣鼓另开张,再继续找嘛。你现在这个样儿,真连个娘们都不如。”
劝将不如激将,彭远大当然不愿意自己连个娘们都不如,细细一想,大李子说得有道理,不就是一句话个事吗?行就行,不行今后也省得老这么牵肠挂肚、难舍难分的。当下也不知道怎么突然就有了那么一股子硬楞楞的勇气,正是上班时间,直接就跑到了董晓兰上班的打字室。董晓兰正在打一份晚婚晚育的工作安排,见到彭远大非常奇怪,问他有什么事找到这儿来了。彭远大支支吾吾地说到工业局办事顺便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