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领导一出手,就要有大动静 (2)(10 / 11)
里明明知道庄扬和司光荣是一伙,相互勾结、互相利用,却没有证据证明。现实问题是,得罪了司光荣也就是得罪了庄扬,这就犯了官场大忌,所以根本就不愿意发表自己的意见。彭远大就更不好发表意见了,司光荣的问题涉及他,如果他要求加重处理,就难免报复之嫌,如果他说不予组织处理,那就太便宜了司光荣,所以他是左右为难,只好向三国时期的徐庶学习,虽然没有进曹营却也坚持一言不发,别人说怎么样他就举起一只手投降。姚开放还在做他的局长梦,他老岳父传过来的信息是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都已经向市委市政府打过招呼了,而且市长、书记都已经有明确态度要把公安局局长送给姚开放,所以姚开放根本不会在这个时候出头得罪司光荣和庄扬,也坚持不发言、不表态,等着别人先说。公安局这个党组会开得真是有意思透了,屋子里几个人都闷着头不说话,活像公安局党组突然变成了聋哑学校。在一旁记录的党办室秘书无话可记,在一旁抓耳挠腮好像从花果山上招聘的猴子。
闷了半下午,还是庄扬开口表态了。庄扬心里虽然非常想保护司光荣,可是他也明白大家现在都把他跟司光荣看成了一伙,嘴上不说谁心里都断定司光荣是给他挡枪子,所以反而是他要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跟司光荣并没有任何超出工作关系的关系,于是说:“我认为司光荣同志的错误性质是非常严重的,应该严肃处理,我同意基层党支部广大党员的处理意见。”基层党支部的处理意见是党内处分最轻的一级:警告。
他这么发言了,别人也懒得啰唆,纷纷说:“同意,没意见。”于是这个闷了半晌午的党组会草草收场,记录本上只记了半页纸。
这个意见经由联合调查组报到关原那里,关原也觉得处理太轻,但是他又没有权利干预,根据目前公安局的现状干预了也没有什么作用,便直接报给了吴修治,吴修治说:“我已经预料到会是这个结果,把这个结果拿到常委会上去,听听大家的意见。”
过了两天,吴修治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议,这次会议只有两项议程:一是讨论组织部拟订经过吴修治审定的干部选拔任命改革方案,二是讨论公安局发生的书写投递匿名信并在互联网上对彭远大进行诬蔑诽谤事件的处理意见。
关于党政干部选拔任命改革方案,上一次常委会在大原则上已经取得了一致意见,而且关原介绍改革方案的时候,一张口先把本方案经过吴书记审定的话端在了前头,宣传部部长李玉玲抢先发言,认为这个方案非常完善,非常具有可操作性,为银州市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实现公开、公正、公平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个方案一经实施,必然会带来干部人事制度的新局面,并且成为全省干部人事管理机制创新的楷模,所以她举双手拥护。接下来常委们一个个表态,没有一个人对这个方案提出任何异议,然后举手表决,全票通过。
接下来开始讨论司光荣的问题。组织部王处长代表联合调查组向常委会汇报了调查经过,关原向常委会汇报了公安局上报的组织处理意见,然后由常委们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常委们一个个都是人精,不是人精也成不了地级市的常委委员。
曾聪明首先提出了疑问:“彭远大如果跟司光荣没有杀夫夺妻灭子之恨,他为什么要这么诬蔑诽谤彭远大呢?”
夏伯虎接下来提出的疑问跟曾聪明差不多:“司光荣这么干的目的是什么?”
王处长说据司光荣自己说就是要坚持正义,夏伯虎骂了一声:“扯他妈的蛋。”
他这一声骂把王处长吓住了,王处长呆呆地不敢再接着往下说了,夏伯虎说:“我不是骂你呢,我是骂那个司什么荣呢,他他妈哪儿来的那么高的政治觉悟?你们相信吗?”
常委们纷纷摇头:“不可能,如果他真有那么高的政治觉悟就不会采取这种下流手段。”
夏伯虎接着问:“那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不就是因为公安局局长的任命吗?这简直是一个政治流氓的所作所为,这种人绝对不能轻饶。”
常委们对夏伯虎的意见纷纷表示赞同、支持,李玉玲还回声似的连连说了几个“政治流氓、政治流氓……”常委们对司光荣的行为表现出的同仇敌忾、义愤填膺是真实的,如果此风不刹住,任何一个人对哪个领导不满意就利用互联网捏造事实诬蔑诽谤,即便事后得到了澄清,但是造成的名誉损害是很难通过一个道歉或者更正得到弥补的,发生这样的事情对任何一个领导干部都是一场噩梦。此外,司光荣一口咬定此事是他个人所为,跟任何人没有关系,常委们都知道这是蒙人,却又没有办法追究他的同伙,潜意识里都有一种让司光荣愚弄的挫折感,对他也更加愤慨,所以,在讨论对司光荣的处理问题的时候,大家一致的意见是处理太轻了。
吴修治说:“基层报上来的处理意见是轻还是重,都应该用党的《纪律处分条例》来对照,不能简单地凭感情和情绪来确定。老关,你主持这件事情的调查工作,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像司光荣这种问题,《条例》是怎么规定的?”
关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