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关 (2)(10 / 12)
不到竟在此遇到名同盟会元老级的人物。
陈作新一边替李想斟酒,一边悄声笑问:“这些个糟老头子吟个诗,也要表现的忧国忧民,真不知道累啊?”
他还真是狂风不羁,连谭人风的面子也不给。李想笑道:“歌以咏志嘛。”
陈作新笑道:“这话固是,然古往今来多少诗文,若真的篇篇诗词皆咏志,那还怎么读呢?重要的在于情发乎心,志发乎词,或寄于山水,或托于花月。”
这话李想赞同,就像后世的流行歌,全是情情爱爱的,听多了也厌烦。
谭人风听了宋教仁的话,微笑拈须道:“遁初,该你的了!”
看来今天的反清秘会要变成诗文会,也不推辞,“好,酒令大于军令,我就献臭了。”他吟道:
残月孤云了一生,
无情天地恨何平;
常山节烈终呼贼,
崖海风波失援兵。
物为两间留正气,
空教千古说英名。
伤心汉室路难复,
血染杜鹃泪有声。
海天杯酒吊先生,
时势如斯感靡平。
不幸文山难救国,
多才武穆竟知兵。
卅年片梦成长别,
万古千秋得有名。
恨未从军轻一掷,
头颅无价哭无声。
其诗,碧血丹心,与有力焉。
“‘伤心汉室路难复’一句说尽革命大业的艰难。遁初兄总不失革命党人的本性。”刘歆生笑道,说罢,转脸对走廊上的陈作新道,“该听你的了。”
“好,我来献丑!”陈作新十分爽快,呵呵大笑立起身来,对李想说道:“兄弟,你带两碗酒,咱们凑个热闹,他们那些个诗词,太沉闷了,辜负了烟雨江南,良辰美景!”
李想点头,这些诗却是豪情壮志,但是没有一首豪放诗词比起那位伟人的诗词。因此李想再听到这些诗词,提不起一点兴致。
陈作新说罢,从坛中倾出三碗酒,自端了一碗过这边桌子来吟道:
平生何事最关情,只此区区色与名。
这边席上的几个人,万不料不到别人都在忧国忧民,他却风花雪月。不过他们都知道陈作新的性子,就是这样的狂放不羁见,只见他执酒高吟漫步而来,继续吟道:
若就两端分缓急,肯将铜象易倾城。
吟罢放声大笑。
李想不禁鼓掌笑道:“真名士,自风流!”
却是令人眼前一亮,宋教仁等人也拍手鼓掌。
陈作新举杯一饮而尽,笑道,“李先生,该你了。”
李想今天很和他胃口,现就想看一下他的文采如何?
李想端着酒杯的手僵住,吞尽喉咙的美酒直觉得苦不堪言。他那里会吟诗作对?他会吃喝玩乐!
大厅里一双双眼睛全集中在他身上,嘴角似笑非笑的,想要看他的笑话呢。这小子,进了黄鹤楼就大呼小叫,狂放作态的比陈作新这个狂士还要有过之无不及。本以为李想真是才高八斗,如今看他这个傻眼的样子,原来的狂傲是不知天高地厚。
看到他们嘲笑的脸色,李想心里真不是滋味,被他们轻视了,瞧不起人。李想眼睛一转,一咬牙,有了。
李想把酒一饮而尽,像是一股火焰入喉穿肠,豪情大笑,吟道:
正是神都有事时,又来南国踏芳枝。
青松怒向苍天发,败叶纷随碧水驰。
一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走旌旗。
凭阑静听潇潇雨,故国人民有所思。
伟大领袖的这首诗不是艺术情怀最高的一首,但是却很符合当前的意境,而且比起几位革命前辈的诗要胜出几层。李想背完,就有些洋洋得意。
此时众人早已目眩神迷,啧啧称羡不能自已。
宋教仁见李想得意的样子,还真是和陈作新一个狂人做派,不禁询问地看了一眼谭人风。谭人风正满脸欣赏的目光注释李想,见宋教仁看自己,忙低声道:“还真是文采风流,‘一阵风雷惊世界’,意有两重,即寓自己是个状志雄心人,又隐喻中国经过革命的洗礼必将屹立世界民族之林。仓促之间,能写出如此意喻深远的诗句,真是不简单。如此人物,也不知道你又是从那里找来的?”
“街上碰到的,”宋教仁轻笑道,把玩手中酒杯,“我看他这句还有第三层意思。”
“哦?”谭人风好奇的问道,“和解?”
宋教仁好整以遐的道:“在街上碰上我就向我毛遂自荐,我怀疑他已经看到风潮将起。这样聪明的一个人,在看黄鹤楼的架势,你我诗词里的豪情壮志,他还不明了?我看他,第三层意思是说我们此次举义,必将震惊世界。”
刘歆生大笑起身道:“楚地有此才人,我真是有眼无珠。李先生――请坐!小二!上酒,上好酒!不,上老汾酒!上店老儿珍藏的老汾酒。”
那几个轻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