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深谋(1 / 3)
“如此,我先回了!”曾高好像看到革命大功告成,眉见喜色地说道,“那边参谋部并不了解咱们的目的,下头兵士还不知南京事变的后果,上头将领们也难免有人不理解战略的修改,我还得赶回去统筹料理。”
“辛苦了!”李想半是欣喜,半是苦恼,强自按捺着道。他的内心其实没有刚刚表象的胸有成竹。
真把袁世凯惹恼了,也不知道咱们能否承受其狂风暴雨的打击?
李大帅此刻内心极度紧张。这位日后闻名亚太战场、令整个亚太国家提心吊胆的中国军国主义独裁者,对此次行动的成败毫无把握。
李想,虽说经历了二十一世纪现代化高等教育,经历过世界闻名的强大中国城管的严格培养,也接受过与街头小贩你追我逐的实战考验,更是穿越之后就在战火连绵的死亡线挣扎,但像今天这样处在一个最高指挥官的位置上,来策划一场可能震惊世界的行动,单挑此刻中国最有实力的军阀,他不能不感到有些底气不足。
这次不是武昌举义,那一次他清楚的知道历史的结果,所以他可以好无后顾之忧的扛起举义的领导旗帜。这次行动完全是没有历史的借鉴,他没有占到一丁点的穿越客的便宜。
这是一种“下克上”式的先斩后奏,想以与北洋军大战的事实,让南京临时政府放弃与袁世凯“和议”的想法。而北洋军队又处在绝对优势的地位,一旦起来还击,那可如何收场?他实际上是在冒一场胜算很小的大险。一股难以驱散的阴影笼罩在李想的心头。
曾高微微一怔,似乎看透了李想的心思,道:“我们做为一名革命军人,一个受过身体里流着炎黄血脉的中国人,有着自己理想上的追求和使中国实现独立,民主,共和,天下太平的使命。”
曾高的话,使李想想到自己穿越百年时空降临来到这个纷乱飘摇的年代,多年来苦心追求的革命理想,想到中华民族之魂可能将由自己来重振威风,发扬光大,心中竟涌起一股“天降大任于斯人”的豪迈之感。
“人生之途,当全力以赴。”李想笑道,这句话,从此就是自己的这则座右铭。“最后会有什么后果,现在也管不了。”
“打吧,”宋缺笑道,“也不要再考虑了,无论什么后果我都不怕。”
“打吧!”周吾道,“曾、李等将军,还有在下的身家性命均系于此,但个人事小,国家事大,为了革命,我们哪能坐视不管?咱不怕死,和北洋军打又有什么可怕的?”
李想目光向众人一个个看去,表情带着往日少见的凝重,但声音中却有种掩饰不住的激动;“各位,一切按战略谋划吧!事不宜迟,老子要今夜就出兵。”
李想今夜反正是睡不着了,干脆制定好计划就行动。
屋内人的情绪顿时活跃起来。有的说应把兵带夺取孝昌,再等着打各路北洋援军;有的说最好在孝昌至孝感的必经之路作埋伏;有的则干脆提议埋伏在孝感两侧,北洋军出程来就打。
七嘴八舌莫衷一是。最后还是曾高说,应设在孝昌、孝感二城中间,两城之间所有道路全部设有埋伏,还有居高临下之势,同时两地的老百姓发动起来,也会给与他们情报和后勤的有力支持。最后,他们在这长官部议了小半个时辰才定了下来。
一切计定,李想一甩袖子昂然率先走出长官部。宋缺和周吾两人待他稍去远一点,按着指挥刀跟了过去,把守长官部的警卫见他们过来,一个个挺着胸脯跟着出门。
曾高见状不需要问,这些家伙今晚是不准备睡觉,立刻就要整军出发,便也回去整装。走了两步,又耐不住回头看了一眼李想。瞧他跃跃欲试的样子,一定又想亲身冲锋陷阵了。他要有什么三长两短,这支军队铁定要散。这回无论如何也要把他拖住,不成就把汤约宛也带上,汤家小姐对李大帅还是有点威慑力的。
李大帅来到部队的集结地。
废墟中的花西,此时已被浓浓的夜幕所笼罩。狗儿的吠叫声催得经历战火之后,在废墟之中努力重建家园的花西民众渐渐进入了梦乡。只有零星的几个夜起的人,抱着在寒风中簌簌发抖的身子,这某个废墟的角落嘘嘘,却突然发现小镇的四处,都是抱枪站立的哨卡,而小镇之外,却亮起一片通红的火把。他那苦苦抵御的疲倦和困意立刻不翼而飞。
此刻,几千双充满崇高信仰的眼睛,仰望着那个上串下跳的年轻人。这眼光,闪现着恶虎跳跃扑击前的焦灼、紧张、兴奋。此刻,李大帅兴奋的样子已经告诉他们,又有无限荣誉的战斗等待他们。
李想检查着准备情况。曾高报告:“所有伤员全部留在花西,黄光中会负责转移至安陆。这里的士兵都是从全师挑选的精壮战士,也搭配了一些在花西招募的新兵。士兵身上除了武器弹药和口粮,其他一概轻装。每人携带子弹两百发,手榴弹十枚,每挺马克沁机枪配弹三千发,口粮带足了三日份,如节约食用,可供六天。其实拿下花西,咱们补给了许多急需的物质,不过这次战斗士兵不适合负担太多。黄光中答应,在后勤会组织群众帮忙解决。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