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刺客列传》(6 / 9)
行走其间,树叶遮住了阳光,四周都是垂落下来的阴影,时而山风穿林而过,带给人一种阴森森的感觉。
这座山丘并不大,三人用了半个时辰,便把整座山搜寻了一遍,除了一口井外,没有任何有价值的发现。
有一口井的山,就叫作井山,如果换了其他人,一定会觉得多吉老头是个脑子有病的人。但胡客、姻婵和贺谦都没有这样想,因为他们在第一时间发现了这口井的不同寻常之处。
这是一口干涸的老井,从杂草丛生的井口往下望,隐约可以看见井底堆着一些散落的砖块。这显然是一口废弃已久的井。然而让人奇怪的是,井口的边缘却有一道明显的痕迹。这道痕迹比较新,是摩擦造成的。贺谦在附近一颗槭树的树干上,找到了一圈两指粗的勒痕。这两道痕迹同时出现,足以说明不久前曾有人将绳索绑在树干上,然后借助绳索下到井底。
三人一路打听,沿着胡启立和烛龙曾走过的道路,来到了水皮藏村,找到了所谓的井山。三人能找到这里来,胡启立和烛龙肯定也能找来,树干上和井口边的两道痕迹,很可能就是胡启立和烛龙留下的。
“代码里所说的天道,会不会就藏在这口井下?”贺谦盯着井口,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询问胡客和姻婵。
贺谦所问,正是胡客和姻婵心头所想。
“下去便知。”胡客说出了最为简单直接的方法。
姻婵却有所担心。如果胡启立当真来过这里,下到过这口井中,以他的为人,在井底动一点手脚,设下一些陷阱,也是极有可能的。
“我来!”贺谦自告奋勇。
他在井口边堆起一些枯枝枯叶,掏出一盒火柴将其点燃,然后将燃烧的枯枝枯叶全部推落井中。这些枯枝枯叶掉下去,很快便触了底,看起来井深约有三四丈,不算太深,借助火光,也没看出井下有什么不对劲。
贺谦用匕首砍来几根树枝,拿出包袱中的换洗衣服割成条状,扎成几支火把,丢入井中。他没有借助绳索,事实上三人根本没有带绳索之类的东西。他把袖子一捋,直接用手脚撑住井壁,慢慢地下到井中。
贺谦手脚利索,没多久就下到了井底。
“有一个洞。”贺谦的声音从井底传了上来。
井底亮起了火光,贺谦手举火把,仰头说道:“我进去看看。”说完,整个人便钻入井壁,从井底消失了。
过了好一阵子,黑漆漆的井底逐渐变亮,贺谦重新现身。“下来吧,”他说,“洞里有道上的痕迹。”
“没有危险?”姻婵仍有些不放心。
“放心吧,安全得很。”贺谦应道。
有了贺谦的保证,胡客和姻婵相继下到井底,看见了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小洞。小洞开在井壁上,入口处的壁砖散碎一地,看起来是不久前被人捣开的。这再次证明有人曾来过这里,而且极有可能就是胡启立和烛龙。
贺谦在前带路,姻婵位居中间,胡客走在最后,三人各举一支火把,走进了这个小洞。
洞口狭窄逼仄,但走了几步后就逐渐变宽,到最后可以容纳三四人并行。
走了十来步,贺谦忽然停下了脚步。
“这里原本有一道门,”贺谦将火把凑近洞壁,照亮了两道缝隙,“不过已经被打开了。”他敲了两下洞壁,说道,“洞壁不是石头,是人为浇筑的,极为坚硬。这个洞并非开凿而成,而是人工修成的。”方才进出一趟,贺谦已将洞中熟悉了一遍,这时便将自己的发现一一说了出来。
“你说有道上的痕迹,在哪里?”胡客问。
“就在前面。”贺谦回答。
三人往前行走了十余步,洞道忽地戛然而止。
“这是第二道门。”贺谦举起火把,照亮身前,那是一道黑色的铁门,截断了整条洞道,“我说的痕迹就在这上面。”
胡客和姻婵凑近铁门,借助火光仔细观察。
铁门上有零星的刻痕,组成了一幅简单的图案,大略看来,是一个女人呈横躺的姿势,手拿一把刀子,割开了自己的肚腹,肠子从破口处流了出来。
胡客在刺客道待了整整六年,熟悉道上的诸多东西,眼前这幅图案虽然血腥,但看起来与刺客道没有什么关系。“这和道上有关?”他问。
贺谦如同念诗一般,一字字地念道:“十字毒断肠。”
这句话立刻勾起了胡客的回忆。他想起了当初冬青子讲述秦革四妖刃的来历时,曾提及了四句诗:“圆缺分阴阳,十字毒断肠。赤血问天地,黑鳞刺苍茫。”这四句诗流传于天层内部,贺谦从小便知道,冬青子则是从胡启立处听来的,若非冬青子的转述,胡客这辈子都不会知道这四句诗的存在。
胡客仔细观察铁门中的图案,发现那女人的手中握着的不是刀子,而是一柄短剑,瞧其形状像是十字,女人肚腹处流出来的肠子,有一截是断开的,正印了四句诗中的第二句:“十字毒断肠。”这足以证明,这个地方的确和刺客道有关,秦革四妖刃中暗藏的秘密,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