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刺探,还是表露?(2 / 2)
陈普颤巍巍的走到赵轩身后,稍微直了直佝偻的腰背,抬头看了看楼外的景色,低声说道:“陛下记得祖宗遗训自然是好的,只是如今谁还会有这个心思。”
赵轩转头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自失的一笑:“朕不过是有感而发罢了。”
“这些年大明也没力气折腾了,听说,那边自顾不暇,可惜咱们这儿却没人再有收复神州,重返故土的志向了。”陈普弯腰垂头,似乎只是发发感慨,然而赵轩听了,却愣怔了片刻。
没有人这样的志向了吗?五大公自然是没有的,他们在大宋呼风唤雨逍遥自在,何必要多事?那些百姓呢?毕竟在这里繁衍生息了三百年,这里已经是故土了,谁又会愿意抛家舍业呢?这些年来,也不是没有人去大明认祖归宗,可该回来的还是回来了,留在大明的又有多少人呢?更何况,近些年来倒是从大明来了许多人。
不过,陈普服侍自己这么多年,从来都是谨小慎微,何曾说过这样的话来?他这么说,是想刺探自己的心意,还是向自己表露他的心思?是他的本心,还是别人教的呢?
赵轩回到楼中,见宫女陆续点上了纱灯,自己便在书案前坐下,随手泼墨,写意山水。陈普慢吞吞地走到书案之后,也不言语。
皇帝已是无权的傀儡,宫里的太监自然更没什么权势了,但是对于太监的限制却是非常严格,然而很多人或许忘记了,赵轩并非自小生长在皇宫之中,而是在兴王府度过了他的童年,所以陈普进入通海司的视线之前,他做了些什么与什么人来往,却有些模糊了。
“老奴听说,最近海面上风暴频繁。”待赵轩放下笔眯着眼看画时,陈普在他身后低声说道:“也许这天,是要变一变了。”
赵轩不动声色地放下画卷,看了眼陈普,懒洋洋的打个哈欠:“朕有些疲倦了,这天变也好,不变也好,朕只管睡觉,即便是狂风骤雨,也不过催花折柳,于朕何干?”
陈普的腰弯的更低了,他低下头,微不可闻的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