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秋阅(2 / 2)
些迷糊。
怎么说呢?单看码头上停泊的船只,数量庞大也倒罢了,种类更是繁多得让人眼花,最多的是中式硬帆大船,还有西洋盖伦式的大帆船,也有阿拉伯式的三角帆船以及排桨船、近海车船、平底沙船等等,穿梭往来络绎不绝,再看船上的各色人等,桅杆上飘扬的各色旗帜,完全就是个国际化的大港口。
这些也还罢了,毕竟有达兰港口的认知在前,张克楚还没有太过惊诧,让他意外的其实是码头后面的建筑。
因克敌号是战船,所以泊位不与商船民船混同,且报备关文还要明日才能批复,所以船上的人还不能下船,张克楚也只是在船头看到陆地上的景色。
码头外侧筑着一道防波堤,远远看去仿佛一条深入大海中的巨龙,看样子也有些年头了,防波堤尽头是陡峭的崖壁,山顶上耸立着数个望楼和炮台,却没有城墙。自山脊延伸下来之后,是座西洋式的城堡,虽然不大,却看着很坚固,想来也是守卫港口用的。
再过来,又有数个高大的望楼,之间只以矮墙相连,墙头也没有垛口,倒是望楼上开了数个口子,想来是炮口了。
看到这些建筑,张克楚总觉得有些怪异,原本在他的想象中,新汴应该更“中式”一些的。但是这种中西结合的样式,让他总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不过这种毫不掩饰的武力展示,也让张克楚对于大宋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以武立国,并不是嘴巴上说说那么简单。
只是不知道这样的国策,对于大宋来说到底是福是祸,对于自己,又有怎样的影响?
“那边的战船好大!”曾大牛热切的望着军港中的那些大战船,满眼羡慕。
张克楚笑了笑说道:“早晚有一天,咱们也会有那种战船的。”
普小黑眼前一亮,忍不住说道:“那岂不是能有许多火炮?”对于克敌号战船上的火炮数量,普小黑一直很有些遗憾,不过因船体所限,再也无法增设火炮。现在看到远处那三四层楼高的大战船,寻思着那种船上得有多少火炮,一次齐射下来,场面该有多么壮观。
“这港内平时也驻泊这么多战船么?”张克楚看了一会儿,有些疑惑地说道。
郭玉郎等人也是生平第一次来新汴,哪里知道?面面相觑都摇了摇头。
倒是邱行远在暗处接了句:“平日里哪里会有这许多战船,这是秋阅快到了。”因战船入港,邱行远不想暴露行踪,所以只是在甲板上略望了望,便躲到了一边。
“秋阅?”张克楚隐隐约约有些印象了,他从船尾楼上下来,拉着邱行远进了船舱:“是不是每隔五年举行一次的阅兵?”
此时郭玉郎等人也好奇的跟了进来,本来就不大的船舱顿时显得拥挤起来,加上晚饭已经摆上,众人便挨着坐了。不过大伙都盯着邱行远,想听听这五年一次的阅兵都有什么说道。
就连这几天没怎么露面的索菲亚,也好奇地看着邱行远。
众目睽睽之下,邱行远倒是镇定如常,他捋了捋下巴上稀疏的胡子,眯起双眼说道:“这秋阅可是大宋军中盛事,我大宋立国三百年,几乎就没有间断过。下官有幸,倒是看过三次,一次是二十年前,一次是十年前,再一次就是五年前。不过二十年前那次,下官是作为步军校尉亲身参与,置身其中与旁观可是完全不同啊。”
“原来邱大人曾参与过阅兵?”郭玉郎眼睛闪亮:“那时是个怎样的盛况?”
邱行远端起茶杯喝了口茶,盯着手中茶杯似乎回忆了片刻,就在众人心焦不已的时候,他才抬起头来悠然说道:“彼时战舰千艘,列于港内。第一日移至外海演练队形,第二日和第三日分两队,仿拟海战,炮声声震十里,浓烟遮天蔽日,唯有战旗隐约可见,第四日才轮到我们步军操演,拟登海岛,夺关隘,破敌城,到第五日两军合操,这才算结束。”
“整整阅兵五日么?”杨康张大嘴巴问道,一脸不可置信的模样。
邱行远笑了笑,吹去茶杯中的浮茶,点头说道:“可不是要五日之久,这还是常例,听说宣瑞二十七年那次阅兵,整整持续了二十天。不过也有时日较短的,五年前那一次,就只有三天。”说到这里,他面色一僵,似乎想到了什么,不过很快又恢复了常态,只是眼底那一丝厉色,落入了张克楚的眼中。
“却不知此次秋阅,会是几天?”张克楚盯着邱行远问道。
邱行远皱眉想了想,说道:“据说会是十天。”秋阅的日期对于通海司来说根本不是秘密,他只是奇怪张克楚为什么这么关心秋阅。
张克楚摇头道:“恐怕不会这么久。”
“为什么?”曾阿牛着急地问道,本来他听说就要举行秋阅,还想着多看几天热闹,张克楚这么一说,他便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