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大过(2 / 3)
大臣来军门乞降。
能不战最好,潘美、尹崇珂与宋九、王明、朱宪五位军中大佬齐聚,让人将南汉中使萧灌与卓惟休带上来。
两人在南汉职位不低,一个是右仆射,一个中书舍人,若论官职,那可比宋九高得多。然而这时不得不低下脑袋,恭行大礼,恭恭敬敬地将降书呈上。
潘美打开降表,看了看,递给尹崇珂,尹崇珂看了看,又递给了王明。宋九一头雾水,投降了就好,一打又会死许多人,不仅是南汉兵士,宋军也会产生伤亡。为何都是这副表情?王明看后又递给了他。宋九一看表情同样古怪。是投降了,以刘鋹桀骜不驯的性格,能写出什么恭顺的降表,里面语言慢怠,又提出一些无理的请求。
请求可以答应,人到了宋朝,什么请求都是浮云,无论是宋太祖或者宋太宗,都不会让他们有好死的。关健这份表格有一些言语很失礼,接受了,等于默视了他的无礼。以后若人有心,用这份降表就能弹刻前线诸将。
几人看后,皆不作声。萧卓二人也不敢说话,潘美道:“先将他们带下去吧。”
侍卫将两人大大臣拉下去,潘美看着大家问:“怎么办?”
王明与尹崇珂还是不说话,潘美又道:“不如将这两人送到京城,我们继续用兵,不用理他,破开马迳防线,相信这个刘鋹就是投降,也不会写此无礼的降表。”
“这个办法好。”尹崇珂道。
宋九与王明没有异议,他们皆不想打,可这份降表不能收,一收会产生许多后遗症,于是默默无言。
刘鋹见到又一拨中使消失,始惧。到这时候,他才真正害怕起来。错误便从这时发生。
现在没有一个人知道,请降不得,刘鋹派他的弟弟刘保兴再次率兵援助马迳山防线。丁廷植忍不住又说道:“北军乘席卷之势,其锋不可阻挡。我们部下虽多,都是伤痍之余,今若不驱策向前,是坐受其毙也。”
刘保兴说道:“丁将军此言有理。”
郭崇岳只是宫妃的干儿子,哪里能拼得过皇弟,于是同意丁廷植出战,他主中军殿后。
南汉要主动出战?
潘美大喜,道:“答应他们。”
象是君子之战一般,潘美还从容地让丁廷植在河对岸将阵型列好,这样也将你们击败了,该服气了吧。那么一战就可以夺下马迳山。
看似君子战,实际还有着阳谋阴谋。宋九在边上认真的学习着。隔着一条小河,潘美指挥着部下,从哪里冲,从哪里攻,三军涉河发起进攻。然后对宋九说道:“让小枕子与郭家兄弟将你胡床抬到前线去。”
王明等人大笑。
宋九苦笑着吩咐郭氏兄弟与王枕将他胡床抬到河边,他坐在胡床上,让手下侍卫大声呐喊:“投降不杀。”
这能算是半渡而战,丁廷植开始指挥手下力战,然而士气低落,很快让宋军攻上滩头,渐渐扩大,南汉兵力虽多,不停地后退。有一些兵士见势不妙,连忙放下手中武器,伏地投降。其中还有少量兵士是二进宫的,十分熟悉,看到自己军队节节败退,很早就放下了武器,趴在地上一动不动。这还怎么打?郭崇岳仓皇地带着中军逃到栅栏后面。丁廷植还在力战,此将十分凶悍,然而这是战场,那怕是杨业那样的武功,也不能凭借个人的勇猛将战局扭转。
一会儿数员宋骑过来,各种武器往他身上招呼,只是几个回合,便被乱忍分尸。余下兵士要么逃跑,要么就投降了。宋军徐徐渡过小河,来到阵前,潘美看着所谓的长城。
刘鋹胡思乱想,手下没有办法,修长城来不及了,但他们也有办法,于是从马迳山开始,用竹木编制一道栅栏,一直编到兴王府,长达一百多里路。若强攻,这些栅栏会起一些作用。不过何须强攻?潘美细细地看着这些栅栏,竹木砍下来许久,加上天气好,多日天晴,南方天气温暖,大太阳天天晒,竹木一起晒干。若是一道简易栅栏倒也罢了,关健既是长城,虽来不及夯土做城墙,最少得厚实,又密又厚。潘美一看,不由地摇头,对王明等人说道:“破之不难,用火焚之,其军必扰乱,夹乱击之,此万全策也。”
众人以为然。
实际南下后所有谋策几乎全部出自潘美,连尹崇珂都很少参与。
郭崇岳做了缩头乌龟,宋军从容地扎营。夜色来临,潘美让军中民夫一人持两把火把,顺着小道来到栅栏前,民夫欣然称喏。这群民夫是史上最牛的民夫,一个比一个胆子大。一个个笑嘻嘻地拿着火把钻进夜色里。潘美站在军门,看着天上,老天也架势,正好刮起了大风。潘美道:“天助我也。”
话音刚落,远处火起。
迅速火光冲天,火挟借着风势,甚至还烧到许多军营。宋军还没有攻呢,南汉军队开始严重崩溃,四散而逃。居然还有兵士放下武器,向宋军这边逃跑,一边跑一边大喊:“我们是来投降的。”
宋军攻上马迳山,没有出手,没办法出手了,要么就是逃跑的人,要么就是趴在地上投降的人。甚至有人将郭崇岳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