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可怕的误会(中)(2 / 3)
”
“好。”赵匡义走了几步,若是能得到这么多钱帛,足够自己挥霍好几年了。然而还是有些肉痛,退出了,虽得到一笔巨款,但用完了也就没有了。宋九低声道:“二大王,勿用担心,我的钱进进出出,就是我自己盘算玉苹的账薄,最少也要好几天才能算出来,别人根本就无法计算。况且还有海上八艘船,我又准备打造四艘更大的海船。二大王需要钱,我会派人暗中送去。”
没办法,赵匡义以后做不做皇帝先不管,必须还得要将赵匡义栓在马车上,否则赵普未倒下之前,河洲难保。
“小子,你倒底赚了多少钱?”
宋九跑到后面拿出一本账薄道:“二大王,这是总账,你来看,河洲分得多,可要交税,余下的其实不多,根本就与我支出无法持平。这些年若不是几艘船盈利,我早就债台高筑。”
赵匡义看着账薄,懂了,宋九在河洲所赚的钱,基本补贴给国家了,难怪衙内们不争不吵。宋九又道:“钱在我手中还有用,给衙内,全部挥霍了,所以我渐渐将契股放给百姓。”
赵匡义额首,得到宋九承认,又看到他的收入,放下心来,骑马来到河北。
河北作坊前正在对峙,诸衙内也带着仆役到了,魏咸信正在苦劝小侄女。赵匡义道:“咸信,你退到一边去。”
对范质、王溥与魏仁浦这三个老家伙,赵匡义认为他们与赵普沆瀣一气,皆反感,所以说话没带着好气。
都害怕他,赵普用大棒子一棒棒往赵匡义头上砸,那是赵普,其他人敢吗。魏咸信乖乖地退到一边,赵承宗走过来,低声道:“二大王,虽作坊管事做得不好,但不能让公主殿下将仆役工匠一起带走,作坊就垮掉了。”
“承宗,作坊垮掉了与我有什么关系?与国家有什么关系?河北诸作坊除了给开封府添乱子外,上缴过一文钱税务?”
“二大王……”
“你不要以为我在河洲有契股,陛下口诏,自今天起,所有皇亲国戚,一律退出两河所有契股。”
衙内们一起愣了。
“以前我在里面有契股,不便处置,今天我退出契股,我就可以处置。”
“二大王,他们都有契约在身,无论公主殿下有没有烧掉。”
“国法大,还是契约大?承宗,你父亲是国家首相,难道一点不考虑到他名声。”
“我马上换掉主管。”
赵匡义没再理他,来到小公主面前问:“你为何要这么做?”
“叔父,你来看看,”永庆公主将那个挨打的仆役带到赵匡义面前,又说道:“叔父,你再问他们薪酬,看他们吃的喝的住的,以前部曲也不如他们哪。”
她身后的仆役一起跪下大哭。
“那一人是他的主管。”
主管变脸变色地过来:“二大王,小的就是。”
“为什么要打他?”
“他烧坏了杯子。”
这时围观了许多百姓,赵匡义对身后衙役说道:“去河洲将那边作坊的管事与主管一起喊来。”
衙役去河南。
赵匡义说道:“承宗,你带我去看,看他们住的地方。”
赵承宗脸色十分难看,但不得不从。
看了看工棚,又看了看这些仆役吃的穿的,闻着工棚里难闻的味道,赵匡义走出来愤怒地说:“这是人呆的地方吗?齐民,好个齐民!这是天子脚底下,居然有些悲惨的一幕。”
“二大王,去年我要建房屋,诸衙内不同意,再加上利润也小,正准备商议什么时候建。”
他说的也是实情,去年是有此议,不会盖河洲那样的民居,河北情况复杂,也规划不起来,但准备盖一些能看得过眼的房屋,那怕还是草棚子,至少让人能呆。可这些年买昂贵的地皮,房屋建设,工人住差一点没有关系,可酒楼与客栈的不能差,再加上陆续的投资,分出的钱帛不多。虽去年年底琉璃带来大量利润,诸衙内舍不得,不同意他盖房屋。赵承宗投资河北,实际还是为了收买人心,增加父子的力量,一些衙内不同意,他父亲去年权势达到巅峰,赵承宗也不大在乎,更没有将仆役真放在心上,此事就冷了下去。准备今年再议,但今年会不会议不大好说,不管议不议,现在谁相信?
赵匡义又带着衙内转到河北其他产业上。
除了一些小型的产业,是自己家开的,其他的没有一家是好的,在赵承宗带动下,整个河北仆役生活惨不忍睹。本来也很正常,这是伪资本主义的必然产物。
若到下面一些坑矿看,或者看夔峡地区的蛮奴,或者巴蜀那边的旁户,他们生活更惨。
但现在有一个天堂般的河洲对比,河北将光鲜的酒楼客栈妓馆等抛开,背后就象地狱一样。
衙役将河洲琉璃作坊管事主管一起带过来。赵匡义问道:“若是烧坏了琉璃杯,你们如何处理?”
“处理?”管事奇怪地挠头,忽然醒悟了,说道:“二大王,是这样的,要看生手与熟手,拙手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