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一品富贵 > 第四百零八章 自作聪明(下)

第四百零八章 自作聪明(下)(2 / 3)

临离开京城,看着河洲的繁华,心情激动,激荡,激奋……

还有张齐贤,替宋九与宋琪对牛。

不是宋九想做权相,也是好用人,象张齐贤去了西北,便忠实地执行了宋九的意图。

宋九待人处事有很多缺点,比如他与赵普、宋琪对牛时,因他用人处人特点,不会有多少人公开站出来支持他,不过许多大臣乐为其用。

但指望王延范,能学好赵宋那一个人的用人特点,不但没有学好,也不会拉拢人心,对待手下更是非打即骂,并且滥用私刑。

这一天,王延范又将手下小将张霸狠揍了一顿,张霸怀恨在心,偏巧他知道一些王延范的企图。

于是跑到王延范的政敌广州知州徐休复哪里打小报告。

徐休复大吃一惊,连忙将此事写成密奏,连夜用快脚递送向京城。

……

这段时间宋九有些萎。

其实能捉住李继迁,不仅有十几万军队,有折王两家子弟兵的支援,还有宋九的功劳。正是宋九,他从前方斥候带回来几万份情报中逐一整理,整理出一套详细的参考情报,还让西府书吏配合,绘制了一幅巨大而又详细标准的南河套地图,让田重进带到前线,不然还未必能将李继迁逼出来。

可是谁能知道李继迁危害呢?

并且朝廷还在为西北花钱,只要花钱,弹劾声就会一直络绎不绝。

甚至有不少对宋九很佩服的大臣也认为宋九做过份了,赶来凑热闹。

这让宋九有点儿郁闷,于是再次消失。

又一次政事堂议事。

宋琪夸夸其谈,宋九托着腮做思考状,实际神游天外。

赵匡义忽然问宋九:“宋卿,广南转运使王延范何人?”

朝廷正式重用王延范时,宋九已去了辽东,他哪里知道,便摇了摇头。

赵匡义复问宋琪。

宋琪妻子高氏与王延范沾了一些远亲关系,而且他现在一心想将宋九弄下台,更要拉拢人支持,便说:“此人忠诚勤勉,乃是国家忠臣。”

“忠臣?”赵匡义差一点要喷血。

“好一个忠臣。”赵匡义一挥龙袖,离开政事堂。

大家莫明其妙。

李昉皱了皱眉,宋琪与柴禹锡对视,眼中闪着疑问,石显还是老样子,事不干己,高高挂起,吕蒙正眼中却跳跃着一丝激动的神情。

宋九想了想,同样想不明白,于是问王明与许仲宣:“王公,许公,今年三司财务如何?”

“郑公,几乎将去年盈余支出一半。”许仲宣含蓄地说道。

去年宋九发起金铺,同时乘机进入三司,与三司官员整理坊场河渡,同时还改革了一些不必要的浪费,但宋九低调,又是逾权的,因此外界并不知道此事。

再加上去年几乎无大的战事,风调雨顺,加上金铺行的盈利,去年再度达到一千多万的盈余,今年年景也不错,勉强算是风调雨顺吧,若无西北战役,盈余并不会比去年少。

许仲宣说的不仅是去年盈余用掉一半,同时还包括今年的财政盈余,也就是西北战役前后用度用掉两千多万。这还是宋九在西北发起了许多屯田,中间为节约后勤供给,又使用了一些残忍的手段,否则用费会更多。

这是无奈,时间跨越太长了,十几万军队,在夏银北部地区反复切割扫荡,一直持续了四个月,如果不是宋九一些做法,让王家与北方诸羌很感谢,前后出动了近两万熟悉沙漠戈壁环境的轻骑,可能宋军都会师老无功。

王明叹了一口气。

他也不知道宋九做对了或做错了,挣钱来干嘛的,还不是用来花的,如今西北真正安定下来,甚至可能几十年后,西北就象北周那样,羌汉一家,再也不分彼此。

可是花了那么大代价,当真值吗?这让他有些迷茫。

宋九点点头,轻声道:“那就好。”

王明迷茫,宋九庆幸,这次准备得那么充分,那么多优势,还花了那么长时间,才将李继迁击杀。若是李继迁羽翼渐满,该花多少代价才能击杀他?

十几个大佬各怀心思离开。

事实宋琪如果不是聪明过了头,可能就让他得逞了。毕竟赵匡义与王明是一样的心思,认为宋九做得太过份。加上许多大臣反对,可能为了安抚大家的心,能将宋九暂时下放到地方。

但在赵元佐事上,宋琪做得太聪明,赵匡义事后终于察觉出来,这让赵匡义不喜。因此一边派人捉拿王延范等人,一边刻意问宋琪。

不久后,中使捉拿王延范,查证张霸举报如实,将王延范、陆坦等人弃市,同时顺势以戏嘻失仪为名,罢宋琪相位,又因柴禹锡与宋琪走得近,下诏深切责备柴禹锡,以骁卫大将军出为沧州知州。

其实若无西北之战,可能这次宋九就进入中书了。

但正因为西北之战,两府除了宋柴二人外,余下人事不变,只是李昉顶代了宋琪的位置。

不过宋九也不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