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胡家故事(2 / 2)
候也没剩下多少。
不过他死的挺是时候,这时候胡天成与王姓地主的小妾已经把肚子搞大了。
说到这个点上,老初眉开眼笑,接着告诉胡之然,这个胡天成绝不是简单人物,因为他不止把一个小妾办了,另一个小妾也没放过,甚至王地主的正牌老婆都没放过。
胡之然没忍住笑:“这算不算一锅端了,不是抢别人饭碗,做饭的锅一起接手了。”
老初说:“所以说,你们胡家一直都分为两派。”
这个胡之然倒是知道,却不知原因。胡姓在靠山村氛围左支右支,虽然都是同姓也是一家,但相比之间略感生分。
胡之然一直都很好奇这个现象,似乎老初知道什么当年的秘辛。胡之然问:“分成两支与这个有关系?
”
“当然有了。”老初说这,顺手去摸烟。
胡之然赶紧拿出自己兜里的好烟,还主动给老初点上一支。
老初受宠若惊似的,赶紧接过去,砸吧两口才说:“我听老人说,你们这一支是胡天成的后人。而那边那一支,其实他们姓王。”
胡之然顿时明白了,哦了一声表示感叹。这他么的老婆小妾照单全收,他么的连孩子也没嫌弃。
也就是说靠山村的胡姓人,一个是亲孙子,另一个则是跟着后爹改姓的。
故事虽然让老初说的绘声绘色,但胡之然却只是一听了事。非常失望的是胡家的祖宗在老初嘴里竟然是胡天成。
可问题来了,胡之然在邓云秋面前提过,邓云秋对这个名字也没表示异议。胡易明这个名字是李芷晴告诉自己的,胡之然在江南胡家的家主面前也说过这个名字,哦不对,而是对方先说的,没道理所有人都串
通好了改一个名字吧?
胡之然问老初:“我家的祖宗真的叫胡天成?”
“那还能有假?”老初的权威似乎受到威胁一样,歪着脖子:“你出去随便打听,上了年纪的老人应该都知道。”
胡之然点点头,这个事理论也没什么意义。
老初却已有问津,开始举例说明。
老初说:“为什么村里的老人都知道胡家的事,那是因为你们胡家在村里是有大功德的。”
“大功德?”胡之然绝对不敢信。
不管胡易明还是胡天成,听听他们的故事,是好人?一个骗人古玩,另一个则鸠占鹊巢,老婆孩子全收了。谁能说他们是好人,还大功德,功德从哪来?
老初说:“你还别不信。”用下巴指了指外面:“还记得村口的那个老小学吗?”
胡之然真记得,自己还在哪上几天。当时胡启文可是说,想当初这个房子算胡家的。
“以前那是私塾。”老初说:“第一个到那教书的
就是胡天成。”
胡之然恍然,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初小光早就听的厌烦了,插嘴说:“那有没有个学生早课桌的课桌的角上刻一个早字?”
老初哪知道这是什么梗,摆摆手:“那时候都是自己家的桌子,拆了烧火也没人管。”
胡之然眯起眼睛,问老初:“初叔叔,问你个事。咋我不知道我家祖宗埋在什么地方?你说别人家,有个什么传承一年一节的还祭祖,怎么咱这没这规矩?”
“你还别说。”老初挠着脑袋:“我听老人说,胡天成绝对可以立生祠的人,也是啊,后来怎么没人去纪念他?”
“这还不简单?”初小光说:“老话说人走茶凉。死都死了,没好处的事谁还惦记他呀。”
这话说的现实。胡之然也只能跟着笑。
假如,胡之然是设想,胡易明就是胡天成,会埋在什么地方呢?那么现在迁坟的事闹得沸沸扬扬,会不
会是有人惦记上胡易明的坟。
这很有可能,胡之然暗暗发笑,把整座山都包下来,大张旗鼓的掘地三尺,这方法是不是有点太笨了。一旦胡易明没在这座小山上咋办?不过这也是一个极为有效的办法,如果胡易明的东西就埋在这座山上,找到还不是迟早的事?
想到这,胡之然又想到,难怪迁坟的时候是要登记姓名,还要问周围都有什么坟。
虽然胡易明是外来户,但手里有那么多宝贝,丧葬应该不会太简陋吧,当时的坟头也应该比较风光才对,没准还有地上建筑。
所以,边迁坟边打听也更容易找到,胡之然想到这,差不多断定,对方就是冲着胡易明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