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号的时候,金融风暴来袭。(2 / 3)
港、澳门、广州、深圳、珠海、福州等省内外大中城市的客运专线,为进出时装城的客商创造了极为便利的交通条件。
1999年 11月开业,日均客流量达数万人,服装交易会期间日客流量更是高达十万余人。
因为知道它的发展,所以陈白羽建议黄华伟和李致远在那附近买地。随着黄河时装城的发展,周边地区肯定也会跟着发展起来的。
黄华伟和李致远两人刚好是做服装和鞋业的。
“陈小五,多谢了。”如果不是陈小五建议,他们还真要错过了。
不少香港过来投资的朋友,因为消息落后,等他们收到所谓的内部消息时,差不多该知道的人都已经知道了。
内部消息也是有时效性的。
他们也是内部消息迟滞的一批人。他们今年才收到内部消息,但陈白羽却在一年所两年前就已经有了消息。
可见陈白羽的人脉网络之广。
如果陈白羽知道黄华伟和李致远的想法,肯定会说,他们想多了。
她没有内部消息,只是有上辈子的记忆。
陈白羽和黄华伟还有李致远一直吃到晚上九点,阿爸来接人。
“陈白羽同学,你有一个好爸爸。”不仅是黄华伟,就是李致远也感叹,陈楼上真是一个好爸爸。
他们都知道陈白羽是捡来的,但陈楼上对她和其他的孩子却没有任何的区别。
看着陈白羽和阿爸离开的背影,黄华伟苦笑,“有些羡慕。”
李致远没有说话,他和黄华伟都有一个不讲道理,强硬自大又自私的父亲。
看着陈楼上,他们多少会想到自己的父亲。
因为父亲的关系,他们都抗拒结婚生子,就是怕自己有一天也会成为父亲那样的人,成为一个不合格的父亲,成为一个会让孩子埋怨的父亲。
所以即使家里一催再催,他们也从来没有考虑过结婚生子的问题。
因为怕。
人家都说有其父必有其子,不管是遗传,还是有样学样,总会有一些相似的。
7月底的时候,阿公打电话过来说陈白羽的录取通知书到了,他还打开让全农场人观看了。
自从成绩出来,确定陈白羽能考上京都大学后,阿公就天天跑居委会,看有没有陈白羽的通知书。
就怕错过了。
他也不放心别人,坚持自己去看。
一天跑一遍。
比当初陈一元和陈辉年考上京都大学的时候还要上心。
阿婆笑话他,他还理直气壮,这不仅是宝阳镇,还是他们县第一个考上京都大学的女学生。
能不重视?
是的。
农村人把大学生分男女。
而陈白羽的大哥陈一元,则是他们县第一个考上京都大学的男学生。
当初大哥还是他们省状元,可惜陈白羽不是。
不过,县领导说了,要来采访阿公,问问他是怎么而教育孩子的,五个孩子都考上大学,有三个是京都大学的学生。
太值得宣传了。
听说能上报纸,能上电视,阿公能不积极?
是恨不得通知书马上来,然后马上被采访。
为此,阿公还买了好几套衣服,就等着采访的那天穿呢。陈白羽还听阿婆说,阿公这几天抓紧时间打了一个大木柜放在大厅。
装什么呢?
装陈白羽几兄妹的奖杯。
虽然大厅的墙壁上已经贴满了他们兄妹几人的奖状,但阿公觉得还不够,还需要奖杯和奖牌。
自从陈白羽带回第一个奖杯后,阿公就发现,原来最能炫耀的不是奖状,而是奖杯或者奖牌。
奖状太常见了,一点也不能突出他家的书香门第来。
所以阿公就把阿祖房间里收藏起来的那些奖杯和奖牌统统拿了出来,摆放在大厅的木柜上。
阿婆问他,就不怕爱别人偷了?
阿公理直气壮,“我就摆十几天而已。”等那些要采访的人拍照后,他就收起来,藏起来。
这可是要留给子孙后代的。
虽然都不是真金白银,但看着也好看。
不过,就是太少了,显得木柜有些空荡荡的。阿公想着要不要找几块好看圆滑的石头摆上去,充当装饰品?
因为凡是代表学校参赛的奖杯和奖牌都是要放在学校展览的,所以拿回来的一般都是陈白羽和两个哥哥以个人名义参加比赛的奖杯。
所以数量当然就不多了。
阿公看着空荡荡的木柜有些不是滋味,觉得很有必要给督促一下,让孩子们更努力。
努力的获得奖杯。
最后还是阿婆提醒他,让他找几个木雕工艺品摆上去。
要真是摆石头,还不得笑死人?
然后阿公就让小胖子找了几个好看又有意义的木雕回来,摆在木柜上。阿公每天都要擦一遍,比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