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起誓(1 / 2)
夏喜平就有点恼火,脸一拉道,“陈凤枝,也就你觉得李红军是个香饽饽,是个姑娘都抢着要嫁给他,其实他屁也不是!刚当了几天的工人,家里的对象就不要了,这跟陈世美有啥区别?我又不是傻子,我非要缠着一个陈世美干啥?”
夏喜平和李红军的事,因为闹的动静比较大,所以十里八村的人都知道,镇上的人,多多少少也都听说过一点。
原本他们都觉得夏喜平脸皮厚,明明知道配不上李红军,还死缠烂打的非要嫁给李红军。
这会儿听夏喜平这么一说,又觉着李红军才不是个东西。
刚进城就不要夏喜平了,这不是陈世美是啥?
陈世美可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主儿,所以李红军的风评,也好不到哪里去了。车上的人,对着陈凤枝指指戳戳的,话语里满是鄙视。
陈凤枝脸上有些挂不住,不过她这人在外人跟前,一向会装,尤其是在这么多人跟前,她不愿意跟夏喜平吵,好象跟夏喜平一吵,就失了身份似的。
“夏喜平,我也不跟你吵,大伙儿都不是傻子,谁是啥样的人,心里都明镜儿似的,我只希望你能说到做到,别再去找我家红军,叫他能安安生生的过日子。”
夏喜平板起脸,“当着大伙儿的面,今儿个我也给你撂句话,就算是你们全家给我跪下磕头,我也不会再多看李红军一眼。”
夏喜平这话,明摆着是不把他们一家看在眼里,李彩玲跳了起来,指着夏喜平的鼻子就要开骂,陈凤枝一把按住了她,冷着脸道,“这样最好。”
陈凤枝爱面子,要搁以前,她是绝对不会在这么多人跟前跟夏喜平起冲突的。
只是她不知道夏喜平已经在县上租了两间门面,还以为夏喜平去县上,是特意找李红军的。
她怕夏喜平再跟以前那样缠上李红军,所以想在这么多人跟前,逼着夏喜平当众起个誓。
现在她目的已经达到了,就不想再跟夏喜平吵,太掉份,便拦住了李彩玲,然后坐正了身子。
夏喜平嗤的笑了一声,然后身子往后面一靠,秉着眼不见心不烦的原则,闭目养神。
车到余仙镇后,陈凤枝娘儿两个和夏喜平一前一后地下了车。
临走的时候,李彩玲还狠狠地剜了夏喜平一眼,然后往地上吐了一口唾沫。
看着那娘儿两个刻意端着架子走路的背影,夏喜平心说等再过上几年,看你们是哭还是笑。
门面的装修,有石磊把着关,夏喜平也就趁着去县城拿货的时候,过去看看装修的合不合意,其他时间,她还是跟以前一样下乡卖杂货。
已经进入了9月份,地里的秋庄稼快要成熟了。
鲁北地区,以小麦为主,在水源充沛的地方,也有种水稻的,不过很少。
秋庄稼以大豆和玉米为主,也有种棉花的。
不过棉花不好侍弄,除了浇水施肥除草,还得打顶,特别费功夫。
所以一般都是谁家要用到棉花了,才会种上五分六分的,也没想着往外卖,够自己家用就行了。
也有种红薯的。
困难时期,红薯曾经是鲁北地区人们的主食。
不过红薯这东西,吃多了烧心,以前是没办法,才不得不当主食,现在条件好了,谁家还愿意天天吃这个?
不喜欢吃,但种的人不少,因为红薯能做成红薯粉条。
鲁北不比江南,即使冬天也是青枝绿叶的,鲁北的冬天,虽然不象东北那样冷得火苗都能冻住,不过最低温度也能降到零下十七八度。
这么低的温度,能长啥?
又没有蔬菜大棚,所以一整个冬天,吃的菜除了白菜豆腐和萝卜,然后就只有粉条了。
粉条炖肉,这不仅是东北名菜,在鲁北也一样流行,大冷的天,吃上一碗炖的烂乎乎香喷喷的炖菜,身子从里到外都热乎起来了。
不过夏喜平既不喜欢吃红薯,也不喜欢吃粉条,她喜欢吃红薯叶。
红薯叶凉拌,清炒都很好吃,夏喜平一般喜欢炒着吃。
拣最鲜嫩的红薯叶,清洗干净。
葱,辣椒,大蒜切末备用。
锅里倒入油,油七八成热时,放入葱辣椒大蒜末炒出香味,然后放入红薯叶翻炒。
夏喜平一般喜欢出锅时再加盐,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红薯叶中的营养。
至于味精酱油啥的,就不要加了,这样才能保证它的原汁原味。
红薯叶最多也就炒上两分三钟就得出锅,要是炒的时间长了,就炒老了,出水不说,红薯叶还失去了那种特有的软糯的口感。
上一辈子的时候,夏喜平特别喜欢吃红薯叶,隔三差五的,她就叫家里的阿姨给她炒上一盆解解馋。
说起来,这一辈子她光顾着想方设法的赚钱了,还没有吃过炒红薯叶呢。
这会儿路上看到了地里绿莹莹的红薯叶,莫名的有点馋。
这个年代可不象她来时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