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夏功玉(2 / 3)
在想辙来哄。”
这是谢小山第一次听江微之说这么长的一句话,他看破不说破,忽然觉得自己同这个舅哥有了些许共鸣。
两人说着,已然进了大殿。
皇帝端坐龙椅,正同那太子之师胡太傅叙话。
胡太傅家学渊源,曾是文渊阁大学士,如今六十有七,还在为着家里那一个纨绔儿子发愁。
他对着皇帝老泪纵横。
“陛下啊,老臣一辈子兢兢业业,怎么就生了这样一个儿子?四十大几的人了,做什么都不成。年轻时随着护国军上战场,人家挖战壕他挖深洞,人家进攻他后退,如今一事无成也便罢了,成日里斗鸡走狗,不干好事,昨儿他去赌坊,叫老臣当场逮住,陛下啊,老臣就这一个老儿子,能不打吗?老臣没把他打死,还算是顾念了几分父亲情啊!”
皇帝大病了一场,刚好透,他拍了拍胡太傅的手,温和地劝他:“怎么能打孩子呢?您也是一代文豪了,岂不知卑幼有过,慎其所以责让之者,还是以批评教育为主,动手是万万不能的。您想想,现下他四十多岁,当年也是抱在手里的娃娃啊。不能打不能打……”
胡太傅叹了一口气,正要开始新一轮的诉苦,却听阮行躬身而来,恭敬回禀:“陛下,大公主嫌宫里头烦闷,想出东内门瞧花灯去……”
阮行的话还没说话,皇帝已然跳了起来,破口大骂:“让她给朕滚远点,再打出宫的鬼主意,朕打不死她!”
胡太傅愣在一旁,诉苦的话卡在喉咙。
“陛下,不要同孩子生气,还是要以批评教育为主……”
皇帝气的胡须都一根根地翘了起来。
“朕不善于讲道理!这种屡教不改的!就得照死里打!”
胡太傅神情复杂地想了下方才皇帝劝慰他的话,再度出言劝慰。
“陛下,您消消气,想想大公主当年也是抱在您手里的娃娃啊……”
皇帝挥挥手,尤不解气。
“早知道她如今这么顽劣,朕就应该给她打一个碗儿,上街讨饭去!”
阮行在一旁瑟瑟发抖,不敢再说话。
前些日子大公主出宫差点被烧死,陛下正气的七窍生烟,今日大公主又偏要触霉头,陛下不骂她,骂谁?
皇帝气了一会儿,见朝臣皆落了座,又有他钦点的青年才俊在座,自己掐了掐自己的人中,缓了缓精神,命大公主同二公主在宝座后垂帘相看。
霍枕宁同霍曲柔一道,往那御座后坐了,隔着帘子去看殿中的朝臣。
霍枕宁眼光看了一周,落在了那席间的一人。
他星河在目,因距殿外有些近,一袭月华洒落他的肩头,他坐的闲适,一派清贵骄矜的景象。
霍枕宁想起那日同他争吵的话,心下火起,再不看他,目光却落在了那新科状元那一桌上。
状元虽生的端正儒雅,但却老相,瞧上去快有四十岁了。
榜眼生的倒是不错,就是太过消瘦。
如此对比,那探花夏功玉便出挑太多。
他不过十七岁,尚未及冠,可周身却因了饱览群书的缘故,儒雅清隽,眉目澄澈。
他身量并不高,却极其的有气度,举手投足间,可见其教养。
霍枕宁因着夏大医的缘故,常常见到夏功玉,故而熟稔,此时见了他,倒有些惊喜。
不过,爹爹叫她与阿桃垂帘来看,正是为了相看驸马,她对夏功玉只有提携之意,并无半分动心。
看了一番,便要起身走了,就在这时,却听有清朗之声响起,回荡在紫辰殿中。
“陛下,臣有祝词要说,万望恩准。”
夏功玉缓缓地站起身,一身清朗读书人的儒雅之气。
他是新科的探花,皇帝自然要给个面子,笑着准了。
夏功玉默默地看了一眼那宝座后的垂帘,缓缓而言。
“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他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清澈澄明,“臣悬梁刺股、苦读数年,一愿为国尽绵薄之力。二却是为了一个人。”
“江都公主心性纯善,天真无邪,她是世上最美好的女子。在她的面前,臣不敢高声语,恐惊了她在琼楼的仙迹。她数次襄助臣,不论是求学还是读书,不论是在窘境还是危难之时,她从不吝啬伸出她的双手……”
“陛下何其有功!教出这般体恤万民的千金公主!大梁有幸,有这般为国为民的公主殿下!”
皇帝震惊了。
他缓缓地看了胡太傅一眼,感受到了对方眼中的崇敬之意。
心里不禁得意起来。
原来,不止他觉得自家女儿好,夏功玉有前途!
霍枕宁也震惊了。
这说的是她吗?
朝野之中,一向视江都公主为娇纵顽劣之徒,可夏功玉却真心诚意地来赞美她。
她有些意动——活了十五年,竟然会有人这般真心诚意地赞美她、欣赏她,愿意为了她苦读书考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