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娇女迎春 > 第61章

第61章(1 / 3)

因为说这话的是史湘云和贾宝玉, 薛宝钗就是有满心的不痛快,她也只能忍着。

不过, 她很快就解脱了, 就在贾母让严碧琚起来, 就在严碧琚回到邢夫人身后不久,贾赦就带着一堆人, 而且还是男人直接进了贾母的荣庆堂。

贾母才要开口训斥,贾琰已经对着为首的青色鹤氅的三十多岁模样的男人拜了下去:

“臣女叩见万岁。”

“免。”

皇帝让贾琰起来之后, 这才对贾母道:

“老夫人,朕今日来, 还是为着红薯之事, 因此需要暂借一下嘉善。如有冒犯之处还请海涵。”

贾母哪里敢说不?她早就趴在地上, 对着皇帝磕了几个头了, 就跟之前刘姥姥在她面前一样。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比皇帝的时间更宝贵了,因此, 皇帝很快就把贾琰带走了。看着微微低着头跟在贾赦身后离开的贾琰, 贾母的心中又是欢喜又是忧愁。

欢喜的是, 自己这个孙女儿果然得皇帝的喜爱,将来肯定前程似锦。忧愁的是,皇帝白龙鱼服、驾临臣子之家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可贾母敢私底下打听吗?

她当然不敢。

这可是犯忌的事儿。

不说荣庆堂里的众多女眷, 就说皇帝,出了荣庆堂就直接往拙园去了。

他身边的人, 好几位都是须发花白的老人, 气度非凡, 根本就不是贾赦这样的老纨绔比得上的。贾琰虽然不认得,但是,她父亲贾赦却是个有成算的,早就悄悄地告诉了他。

皇帝果然不是一个人来的。他身后的人分别是左丞相祁谦、右丞相梁尔明、户部尚书顾之章、兵部尚书单如令。

别说是贾琰,就是贾赦都想不明白,皇帝带着这四位重量级的大臣来他们荣国府是几个意思。

想不明白归想不明白,但是,贾赦还要小心伺候着。

至于贾琰,她可不会跟贾赦那样,弯弯绕绕地想上一大堆。

拙园里面有什么,不就是红薯和笼子养的鸡鸭吗?

而红薯推广的不顺,早在当初她给贾芸银钱的时候就知道了。皇帝会来,十有八九,还是为了红薯。

这可关系到老百姓的肚子。

这片土地上的百姓,从来就是以吃苦耐劳和隐忍而闻名,只有被逼到绝处、只有连连灾荒、大家都要饿死了,否则,老百姓绝对不会造反的。

换而言之,红薯关系到当今皇帝的治世,下面的官吏们敷衍了事,但是皇帝绝对不会等闲视之。

除非当今皇帝是个昏君。

心中有了计较,贾琰自然比贾赦从容很多,却不知道他们父女的模样,早就落入了皇帝和四位宰相的眼里。

本朝的开国皇帝是个汉唐发烧友,因此不但宫廷制度带着唐朝和宋朝的风格,就是前朝官制也带着浓厚的唐宋风,最明显的,本朝的宰相为两位,下面的六部尚书其实就是副宰相,也是皇帝的智囊之一,真正负责处理六部具体事务的官员其实是六部的左右侍郎,而六部尚书的职责更趋向于给皇帝提供咨询、引荐人才。

本朝太|祖皇帝去得早,只在位五年,而且这五年里面还以征战为多,因此,什么枢密院,什么军区制,什么参谋,他都弄好了,可是关于百姓民生这些,却是高祖皇帝做的。

这也是红薯这么重要而且就藏在藩属国的好东西被朝廷错过了这么多年。

也正是太|祖皇帝去得早,才使得这一注功劳被贾琰捡到了。

红薯推广中遇到的困难,其实诸位宰相都知道。他们都是官场上滚过来的,自然知道,在红薯推广上面,的确有人懈怠了,但是,大家对红薯能够高产一事心存疑窦,这才是最重要的。

就是户部尚书顾之章都承认,他对红薯的产量有怀疑。

拙园那边早就得了消息,甚至提早一步进行了清场。那些丫头婆子早就被撵到了附近的两座院子里候着,如今园子里的,都是皇帝的人,也就是一群穿着金鱼服、腰里挎着刀的内侍。

看着面前这超过十亩的绿油油的田地,皇帝道:“这就是红薯吗?”

贾琰连忙跪禀道:“回陛下,正是。”

“没有收割?”

“是的。还没有收割。”

“差不多到了收割的时候了吧?”

“是的,陛下。”

“来人!收割一亩给朕看看。”

早就有带刀内侍应了,从边上的草房里面找出了锄头,当着皇帝和诸位宰相的面选了一块地开始挖起来。

这拙园足有近二十亩,光红薯就种了十多亩。当初,为了便于管理,以及最后确认红薯的产量,这些田地都是一亩一亩分开的,如今倒是省了确认的事儿。

这些带刀内侍们忙得大汗淋漓,而宰相们的脸色,由最开始的不以为然,变成了错愕,再由错愕,变成了惊诧,到最后,户部尚书顾之章可以几乎是目瞪口呆地看着面前跟小山一样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