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怜娇花(三)(1 / 2)
远远望去青山杳杳, 翠色山峦上下起伏, 栖凤山肃立在一片青莲色的暮霭里,显得格外庄重又生机勃勃, 炊烟从山脚缓缓升起, 淡淡的白色渐渐稀薄,最终消失在绿树掩映之间。
青山坳的一幢屋子前边,有一对身影正在徘徊, 两人脸上俱是焦急的神色,不时伸长脖子朝村里的小路看过去,有些心事重重的样子。
“崔老实,大郎媳妇还没回哩?”
荷锄的村民从那线围墙经过,看着崔老实与崔大娘, 笑得很是安慰:“你们操啥空心, 大郎媳妇办事你们还不放心么?肯定不会有什么问题的啦!”
崔家的小寡妇也不知道哪里借来的胆子, 竟然要在江州城开花铺,听说租铺面的银子, 一年就是好几十两,肯定是皇上赏赐了不少吧, 要不是哪有这个本钱敢跑去江州城做生意?青山坳里的人个个张大了嘴巴, 眼巴巴的朝崔老实家的房子看了过去——这大郎媳妇真是个有能耐的, 才嫁过来大半年, 崔老实家就变了个样儿!
只不过那小寡妇开花铺对村里是个不错的好消息,前不久她收购了一批花篮,村里好几户人家都挣了几十文钱, 轻轻松松不费劲。更难得的是,那小寡妇还对着大伙说:“只要我这花铺生意好,以后少不得要向你们收花篮的,不拘竹子还是藤条做都行,越是精细给的钱便越多,我不会亏待了大家。”
故此,青山坳里不少人家都心里盼着崔老实家这花铺要生意红火才好,他们也能跟着挣点零碎钱,也好让日子过得轻松些。
有些心思活络的人家,已经开始教自家的女儿编竹篮藤萝了,没事做的时候,母女几个便在一处商量着怎么样才能将篮子编得漂亮:“崔老实家那花铺肯定会赚钱的,咱们赶紧将这门手艺练好了也能挣些活泛银子。”
“我的攒下来给哥哥娶媳妇,给我做嫁妆。”
十二三岁的小丫头已经懂事,两眼笑得就如弯弯的月亮,一想到自己足不出户也能跟男孩一样挣到钱,心里便觉快活,手指夹着藤条飞快的编着,灵活得就如小鸟扇动的翅膀,不多时地上的藤条已经用去了好几根。
“崔老实,你家大郎媳妇是个灵活人,这花铺一开就等于是多了一棵摇钱树,你们就等着站在树下接钱就行了。”有人将锄头从肩膀上松了下来,一对箢箕随着也滚到了脚边,黄色的泥土撒了一地。
崔老实憨憨的笑着:“可不是,秀珍比我们强多了。”
“跟你说个事儿,要是你家忙不过来要雇人,我可先跟你们说好咯……咦,二郎三郎他们不都回来了吗?”
崔老实与崔大娘都赶紧朝通往村口的小路看了过去,就见远处影影绰绰的走过来一群人,眯着眼睛瞧了瞧,走在最前边的正是自家几个娃儿。
“哎呀呀,可算是回来了。”崔大娘撩起衣裳角儿擦了擦眼睛:“这下才放了心。”
“阿爹,阿娘!”
一群人走了过来,喊得响亮,将崔老实与崔大娘围拢在一起,个个都是眉飞色舞,崔老实与崔大娘的心这才放了下来——看样子,今日这开张还是很顺利的吧。
“怎么样哇?”
崔大娘眼睛望着崔二郎,犹在疑惑。
“阿娘,走,咱们进去说话。”崔二郎伸手扯了扯崔大娘,大嫂叮嘱过的,凡是小心财不露白,可不能在外人面前夸自家花铺怎么怎么挣钱,免得那些红眼病看了心里头又不舒服,想方设法要给自家下绊子。
崔五郎搀扶住崔大娘的胳膊,嘴巴都快咧到脑袋后边去了:“大嫂说了,只要坚持好好干,肯定不会亏本的,或许每个月还能挣上二三两银子。”
“每个月能挣二三两?”崔大娘长长的舒了一口气,不亏本就行,竟然还能挣二三两银子一个月,简直是意外之喜。
站在那边的几个汉子的耳朵竖得高高,听着这边娘儿几个说话,脸上露出了羡慕神色,可真是不错,一个月二三两,一年就是二三十两,好大一笔银子,崔老实家可真成了青山坳的殷实户了。
有人眼珠子转了转,心中暗戳戳的想,是不是可以请个媒人来说合下自家闺女和崔家后生的亲事,要是能将女儿嫁进崔家,那可是掉进了蜜糖罐子里了,每日吃香喝辣,还跟家里隔得近,想看闺女啥时候都能看到。
越想越美,弯腰捡起地上的箢箕,锄头扁担穿过铁丝,继续挑在肩膀,和崔老实崔大娘打了声招呼,转身飞快的走开,赶紧和婆娘商量商量,看看能不能抢在别人家前边找媒人过来商量闺女的亲事——要是真能做成,那可是祖上积德。
崔家几个儿郎将崔老实与崔大娘拥簇着进了院子,将门关上,这才跟两人说了实话:“今日花铺卖出了一百多两银子的货。”
“啥?”崔大娘将手捂住了胸口,快要喘不过气来:“一百多两?”
她方才还在担心挣不出租金哪,没想到一日之内就卖了这么多银子——要知道花铺里不少的花花草草都是从栖凤山来的,可没花多少钱,就是请人编花篮也没多少钱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