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2 / 4)
哥留在这里看店,我去去就回。”
薛盈并没有雇轿子,步行来到东华门外的景明坊,三层相高、五楼相向的丰乐楼随之映入眼帘。此时天已向晚,一盏盏灯火亮了起来,映衬着丰乐楼98个翼角格外分明,如鸟斯革,如翼斯飞,薛盈内心感慨:不愧是汴京城最华丽最有人气的酒楼啊。
丰乐楼中要属西楼装修最气派豪华,前来用餐的皆是达官显贵,而北楼以食客多为市民和商人,薛盈决定去北楼售卖虎皮肉。
穿过两道飞桥和连廊,薛盈来到北楼的正厅,到处皆是熙熙攘攘的客流,一众歌妓弹唱歌舞,吸引了众多来客的目光。薛盈好不容易从人群中挤出一条路,来到东面的一间包间里。
坐在正中的食客已是有了年纪,商贾打扮,见到薛盈提着食盒进来,皱眉道:“我们已经吃饱了,娘子不必来了。”
旁边售卖食物小贩也不喜别人抢自己生意,冷声道:“这位客官打算买我的羊头肉呢,娘子还是出去吧。”
既然要买羊头肉,说明这一群食客还不很饱,薛盈沉吟片刻笑道:“我今天卖的这道菜肴,保证你们以前都没吃过。”
“哦?”那位老年商贾似是有了些兴趣,问道:“你那食盒里是什么菜?”
“虎皮肉。”薛盈把肉一拿出来,这卖相就把众人都吸引住了。一条条肉块晶莹透亮,整齐地码在天青色瓷盘里,美食配美器,看上去十分诱人。
老年商贾好奇问道:“这是什么肉做的?”
“是用猪肉先煮后蒸制成的。”
薛盈话音刚落,一旁的小贩便发出不屑的冷笑:“君子不食溷腴,猪肉本就不洁,又寒凉有小毒,本就不是有身份的人该吃的。还是羊肉最能补虚益中,对身体最好。”
薛盈扫了他一眼,提高了声音道:“这是偏见,汴京修义坊每天都要卖出成百上千头猪,食用者大多是平民百姓,也没见他们身体有什么问题。前朝猪肉也很风行,石学士顿顿吃猪肉,活到八十岁寿终正寝,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我一向认为,无论何种食材,只要烹饪得法,都可以成为美食。”
一旁的小贩被堵得无话说。老年商贾见薛盈年纪轻轻,口才却十分了得,被她说动了心,便笑道:“你们也不用争,这虎皮肉和羊头肉我们各来一份,孰优孰劣我们尝尝就知道了。”
那小贩将羊头肉切成极薄的片,在洒上一层花椒盐,众人入口细细咀嚼,确实别有一番滋味,老年商贾赞道:“这位小哥儿好刀工,花椒盐做的好,肉也十分入味。”
小贩望向薛盈,得意地笑了。
老年商贾本着消遣的心思,又夹了一块虎皮肉品尝,甫一入口,便收起了漫不经心的神色,那猪肉香酥软烂,肥而不腻,即使冷了也非常好吃。因加了雪里蕻,还带着几分松柏的香气,让这道菜肴于丰腴之中添了几分清爽。更合他心意的是,自己年纪大了牙口不好,但这肉几乎不用怎么咀嚼便可以咽下,简直是为自己量身打造的。
没想到这位小娘子年纪虽轻,却是位烹饪高手,老年商贾由衷地称赞道:“这虎皮肉味道真是绝了,我活了大半辈子走南闯北,也见过一些世面。但这道菜真的没见识过,简直太惊艳了。”
一众陪客听到他这样不遗余力地褒奖,也都纷纷拿起筷子品尝,原来猪肉也可以这么好吃,入口肥而不腻,酥而不烂,还带着雪菜特殊的咸香。不出片刻,这一盘虎皮肉便被扫荡一空,而那盘羊头肉却很少有人垂青了。小贩自知技不如人,悻悻地离开了。
接下来的几天,薛盈都在同一时间提着食盒在丰乐楼售卖虎皮肉,虎皮肉打出名气后,也卖些脆筋巴子、姜虾、酒蟹、獐巴.鹿脯之类的小食,同样很受欢迎,不出一个月时间,薛盈便在丰乐楼有了一批固定的忠实食客。
这一天薛盈像往常一样去丰乐楼售卖虎皮肉,却被酒楼的一位茶酒博士叫住了:“这位娘子,麻烦您留步一下。”
茶酒博士笑问:“这位娘子不知如何称呼?在下秦风,是这里的茶酒博士。鄙东即是汪厚生,丰乐楼北楼的大部分地段,都他承包下来经营的。”
汪厚生亦是汴京酒楼的知名人物,在丰乐楼的众多承包者中,要属他铺面最多,获利甚丰,且人脉极广,长袖善舞,在商税院也是排得上号的。
薛盈不敢怠慢,忙道:“妾身薛盈,不知阁下有何见教?”
秦风笑道:“薛娘子近来在北楼售卖虎皮肉、酒蟹等吃食,生意甚好,鄙东好奇之下也令人买了一些,对薛娘子的厨艺大为赞赏,想要聘请薛娘子来鄙店掌厨,不知薛娘子意下如何?”
薛盈笑道:“多谢贵东家赏识,只是我也有自己的店要经营,实不能从命,还望阁下见谅。”
秦风甚感遗憾,又好奇问道:“不知薛娘子经营的是那家店铺?”
“御街南侧的薛家瓠羹店。”
“原来薛娘子就是那家瓠羹店的店主。”秦风眼睛一亮道:“我有好几个朋友都向我提及,那里的菜肴别具特色,原来是薛娘子在经营,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