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梁县令(1 / 2)
可事已至此他否认也没用,就算捕风捉影的事也能众口铄金,更何况他这本来就是事实,最最重要是他这段时间人不在富春县,何家若有心一查便知。
一想到这里薛寅松再无暇和长随啰嗦下去,赶紧返身回祠堂找人商量如何应对,如今三个臭皮匠也只能硬着头皮装诸葛亮。
强子和扎斤只能算武夫,要说商量简直是看高了他俩,唯一能指望的大概只有秀才了。果然扎斤和强子闻言大惊,可一说到办法两个人就开始抓耳挠腮。
小秀才虽然颇有急智,却不善偷奸耍滑,遇到这棘手问题也只是素手无策,薛寅松长叹一口气:“事已至此不如索性来个破罐子破摔,反正解释不清,不如一条心沉下来就说是济州来的米,运回途中分了三千担在田坝村,我是这里的人,留点给老家也能说得过去。”
强子道:“那我们后面不运米来了?”
薛寅松笑道:“要,不过先把这帮屯米的奸商先解决掉,否则就算再运两万担也是白搭。”
小秀才想了想道:“关键是接下来咱们该怎么?如果要继续运米,那就要和何家当面见个真章,如果就此收手,那根本不用解释。”
薛寅松沉默了,和何家硬抗基本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但是要想发展当然不能一辈子当缩头乌龟,薛寅松当初闹何家酒席时就没想过怕,只是如今的情势可不比得当初,真要硬抗上了恐怕想全身而退都不能。
小秀才笑道:“怎的,薛大哥怕了?”
“有什么好怕的,”薛寅松皱眉:“只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我可不做,辛辛苦苦就这么点钱,怎么都不肯赔着何家乱折腾。”
小秀才道:“不若这几天等等看,何家如果要运米,恐怕这几天已经该到了。”
强子忙请战:“包在我身上,城东门的裘三哥是村西周三爷的女婿,我去请他帮忙打探,只要有大批粮车进城就立刻通知我们。”
薛寅松几经踌躇终于下定决心:“来就来吧!他们又不是官府,不可能明面上对我做什么,再说我卖米又不违法。”
小秀才含笑道:“向宽处看,就算何家要有动作,咱们大不了输个精光回乡下种地,只要那20亩地还能收些米粮,怎么都饿不死的。”
这番表态算是支持宣言,薛寅松振奋精神道:“好!大不了回乡下种地去!”扎斤更狠:“种地还要交税,不若到我们草原去,咱们买些牛马来放牧,逐水草而居,何等逍遥自在!”
薛寅松顿时豪气大生:“不错,人生难得几回搏,再说咱们也未必输,强子去打听粮车的事,咱们把这点米暂时先别卖,等孔大人来了消息一并直接送进城去,省得又被那些粮商收了。”
三人纷纷说好,果然将祠堂锁了回家,对外只推说米已卖光。
花开两头,各表一支,却说孔周回了县衙先寻着县令
将白日的事情说了一遍,诚恳的建议:“如今县城米价太贵,难得他们有办法弄些廉价米,如若不予扶持,只怕伤了他们的脾性。”
梁县令笑道:“听说孔先生一早出城,原来是去私访去了。”话只一句,却不再往下继续说,孔周沉不住气追问道:“梁大人的意思是?”
梁县令笑道:“本官当然欢迎,绝不为难。”
孔周费了一番唇舌只得了句口水话,不禁有些生气:“梁大人的意思是不问不管了?”
梁县令一摊手:“如何管?难道我去命令米商降价?”
“请梁大人出面为他们做保,贴出告示知晓百姓去田坝村买米……或者令他们直接将米送到县衙来,就在县衙门口摆摊卖米。”
“简直胡闹!”梁县令立刻站起来:“堂堂县衙大门居然让人停车叫卖,这是辱没朝廷体面!本管绝不同意。”
孔周立刻追问:“那大人的意思如何?”
梁县令深吸一口气平静下来:“如今米价还尚未到不可承受之地步,再说我已经有公函送往京城,该如何办自然有朝廷决断。”
孔周立刻道:“那不知封山封河的事梁大人有没有上报呢?”
梁县令打了个哈哈:“上次先生看到那封书信时我不是就解释过了嘛,绝对不会封山,上月你不是还专门走了一趟?山间可曾看到有封山痕迹?”
孔周盯着他道:“我去田坝村才知道,早在三年前你便下令封山封河,不知梁大人还有何推说之辞?”
梁县令心里暗暗叫苦,事情起初是孔周无意中看到他与朝中某大臣的来往书信提到封山一事,幸而被他巧舌如簧的骗过,不想还是漏了陷,立刻陪笑道:“先生息怒,其实学生也不是有意欺瞒,实在是情非得已罢了。”
孔周冷冷答道:“自古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你将山水都封住也不怕被皇上知道?”
梁县令一摊手道:“知道又何妨?只要我能按时交上贡品,自然会有人替我在朝中兜着。再说如今德阳的贡产不多,朝廷的太监们伸手要得又狠,我不封山封河,如何能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