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部分(2 / 4)
她不能。
她还要慈和的好名声。
太后心里堵着一口气,把箸子扔到桌上,问姜鸾:“昨天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德妃被打入冷宫?”
德妃是她的亲外甥女,两人感情深厚。
姜鸾垂了垂眼睫,“这事您该去问陛下。”
她就不信太后不知道。
如今找过来,不过是捡软柿子捏。
果然,太后冷笑道:“是你个狐媚子,向陛下进了谗言吧?敬事房的人说,昨夜陛下还去了你那里?”
姜鸾一言不发。
太后来气,又训斥了姜鸾几句,见姜鸾始终不接茬,一股怒气无处发泄。
“你过来,给哀家布菜。”她打算慢慢用早膳,让姜鸾好好地在旁边站一个时辰。
宫里的人,最擅长用这种绵里藏针的法子来折磨人。
姜鸾依言站起来,站到桌边,为太后布菜。
“给哀家挟两筷八宝野鸭。”
姜鸾挟起一块,太后道:“太多了,放回去。”
姜鸾挑了挑眉,照做。
“哀家要那盆如意卷。”
“还有龙井竹荪。”
……
时光流逝而过,转眼已经过了两刻钟,姜鸾感觉站得有些腿软。
太后并没有放过她的意思,仍在趾高气昂地命令着——
“这些菜,哀家都不喜欢,拿去倒掉。”
“真蠢,你不会看哀家眼色?”
姜鸾放下箸子,眸色微沉。
太后看向她,唇角的两条法令纹深如沟壑,“怎么,宓妃这么没孝心,就过了这么一会儿,便不愿服侍哀家了?”
姜鸾道:“臣妾不敢。”
她的视线扫到桌上,看见一盅三鲜汤。这种汤滋味鲜美,夏日里,各宫都爱用。
姜鸾细声道:“臣妾只是想为太后娘娘盛汤。”
她伸出纤纤玉手,为太后盛了一碗三鲜汤,稳稳地端过去。
太后骂了姜鸾这么久,确实有些口渴。她高傲地坐在椅子上,等待姜鸾将三鲜汤放到面前。
姜鸾走到太后身前,松开双手,滚烫的汤碗砸下来。
“哎呀!”姜鸾不忘掩唇惊呼。
“啊!”与此同时,太后发出惨叫,她感到一碗热汤重重地砸到手臂上,随后滚热的汤涌出来,烫红了一大片皮肤。
英华殿的宫人们慌乱地围上来。
姜鸾后退一步,做出惊慌失措的模样,“太后饶命,臣妾不是有意为之。”
太后气得咬牙切齿,一手指着姜鸾,正欲罚她,姜鸾就泪盈盈地道:“臣妾十分歉疚,越国有上好伤药,臣妾这就去取。”
宛如一盆凉水兜头浇下,太后陡然想起姜鸾的身份。
她是和亲公主,不是往常那些无根无基的妃嫔。
太后把自己的怒气压了又压,实在是压不下去。她扯着尖利的嗓子,怒道:“给哀家滚出去!”
姜鸾麻溜地出了英华殿,沿着宫道回宫。
宫女忧心忡忡地跟在一旁,“娘娘,您得罪了太后,日后可怎么办呀?”
姜鸾一边欣赏着沿途景致,一边道:“没什么办法,他们早就看本宫不顺了。”
就算她这次忍让,日后越国式微,太后和秦王,也不会放过她。
他们是天生的敌对之人。
姜鸾淡淡地想。
第13章 局势惊变 宓妃是棋子,亦是棋盘,秦越……
“宓妃真的这样做了?”李怀懿下了朝,回到御书房,听见王保的禀告,不由诧异地挑眉。
王保接过小太监递来的茶,呈到李怀懿跟前,回道:“宓妃娘娘也不一定是故意的,或许是那汤碗太重,宓妃娘娘没有端稳。”
“呵。”李怀懿接过茶盏,呷了一口,冷笑道,“一个两个都不让朕省心。”
他被太后抚养过一段时间,不是第一次见她使出这种手段了。在他还是太子之时,有一日他下了课业,去给太后请安,见太后惩罚一名妃子在太阳底下久站,最后那妃子小产了。
只是,没想到这宓妃的性子竟然这么烈,不仅如此,她还懂审时度势,让自己全身而退。
李怀懿摇了摇头,对王保道:“朕观宓妃言行,不是逆来顺受之人,日后她和太后必有摩擦。你多盯着点儿,若有必要,及时上前阻止。”
王保应是,把这事儿记在心里。
他忖了忖,又道:“陛下,年初时散播流言之人找出来了。”
“哦?”李怀懿放下茶盏。
年初时,有人散播宓妃被他厌弃的传闻,越王听闻大怒,他不得不让步,割舍了许多利益出去。
王保道:“是一个已经被放出宫的太监,唤作刘进盛。这刘进盛于四月中旬出宫还乡,不知从何处得来许多钱财,大肆购买田地,乡人以为是宫中贵人赏的,倒也没有生疑。”
“可是四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