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部分(1 / 4)
”
一行人穿过幽深的廊庑,走过重重宫阙,来到了御书房。
御书房内,李怀懿正坐在御案之后,批阅奏折。他穿着玄色常服,气度雍容,运笔如飞。
“陛下,宓妃娘娘到了。”王保将姜鸾带到御案之前,禀道。
李怀懿“嗯”了一声,埋头批奏折。
越国的出尔反尔,让他的很多布置都失去了意义,连日来,他忙得跟陀螺一般。
姜鸾给李怀懿行礼,“臣妾见过陛下。”
她的声音清甜悦耳,李怀懿手中朱笔一顿,下意识抬起头来,扫了姜鸾一眼。
这一眼,让他愣住了。
多月未见,姜鸾似乎更美了一些。她今日穿了一件藕荷色秋裳,腰间盈盈系着一条素软缎带,风髻雾鬓,螓首蛾眉,一双眸子潋滟琬琰,如同在里面藏了一个旖旎世界。
李怀懿将朱笔搁到笔架上,问道:“太后为难你了?”
姜鸾应是,将事情说了。
她的声音平缓优美,如鸟鸣春涧。李怀懿不由自主地靠坐在椅背上,感觉连日来的疲倦,都舒缓了些。
他想,越国送来的这个妖女,虽没有像和亲国书上所言的那般恭顺,但确实当得起“美丽”二字。
“朕知道了。”李怀懿不紧不慢地说,“日后你少出长乐宫,免得太后见了心烦。”
姜鸾咬了咬唇,“臣妾本在宫中小憩,是太后命人传唤臣妾。”
李怀懿蹙眉,手指在扶手上敲了敲,“你先退下吧。”
姜鸾应是,被王保引着带出去。
她的背影婀娜而窈窕,腰肢被缎带束住,更显纤细酥软。
李怀懿盯着她的背影,猝不及防间,回忆起几个月前的夏夜,于她的寝殿之中,瞥见的令人惊心动魄的风情。
王保送完姜鸾回来,对李怀懿道:“陛下,恐怕太后娘娘已经盯上了宓妃。”
自从李怀懿对他吩咐过后,王保就一直留意着英华殿的情形。此次姜鸾一被叫进去,他就立刻得到消息,禀报给李怀懿。
李怀懿沉吟道:“太后那里,有些麻烦。宓妃还有用,若是被太后损毁,反而坏了一着棋。”
王保垂头不语。
李怀懿捻了捻手指,问道:“选妃的事儿,怎么样了?”
王保连忙回道:“奴才们按照您的吩咐,已经将遴选秀女的范围扩大到了民间。这几个月来,各地都献上了一些美人,这些美人的姿容还算出众,但大多都没有办法达到陛下的要求。”
李怀懿皱眉,不悦道:“这么长的时间,一个都没有找到吗?”
他的声音威严而低沉,王保不敢直视,低声道:“奴才有一个想法。”
“说。”
“陛下您龙章凤姿,乃邦国之主,万民之君,自然什么样的女子都配得。只是,符合您要求的女子,恐怕整个天下,都寥寥无几,奴才们寻觅起来,也颇费工夫,短期内应不能让您满意。”
李怀懿目光沉沉地看着他。
王保捏了一把冷汗,建言道:“不若先用宫中的姝丽女子解解闷,待奴才们细细寻访其余美人即可。”
李怀懿挑眉,“你说的是宓妃?”
“正是。”王保躬了躬身子。
他也是实在没有办法了,陛下的要求这么苛刻,他去哪儿找那么多的姝丽美人?
这宫中哪一个后妃,不是千挑万选出来的?陛下眼光如此之高,阖宫上下,也就一个宓妃,能满足陛下的要求。
李怀懿道:“宓妃的情况,你也清楚,她不能给朕留后。”
他绝不会让一个越国人,给他生下皇子。他要避免一切可能产生的动荡。
王保笑道:“陛下想岔了。现在越国主动与大秦断交,宓妃孤身于此,要怎么搓扁揉圆,还不是您一句话的事儿?”
他暗示道:“就譬如说这避子汤,往日宓妃可以不喝,但是现在——”
他言语未尽。
李怀懿的心弦,被轻轻触动了一下。
……
姜鸾从御书房回到长乐宫时,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
寒风料峭的深秋,树木枝头上吊着几片孤零零的枯叶,姜鸾回到殿中,心中涌现出疑惑。
今日,秦王为什么特意为她解围?
宫人迎上来,问道:“娘娘,可要用晚膳?”
姜鸾颔首,示意众人摆饭。用完膳后,她站起身,去看庭院中摆放的菊花。
菊花开得正盛,晚间的秋风吹拂而过,惹得花瓣儿细细颤抖。
罢了,既来之,则安之吧。姜鸾站在廊下,默默的想。
心思正飘着,忽然,守门的宫人迎进来,又惊又喜地道:“娘娘,陛下来了!”
姜鸾惊讶地看过去,瞥见紫檀木宫门之后,一个穿着玄色帝王常服的身影,正从步辇上走下来,晚风卷起他的衣角,莫名带出几分优雅风流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