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部分(3 / 4)
姜鸾欣慰。这些从越国带来的人,是她的左膀右臂,也是她同生共死的伙伴。
如今局势复杂,秦王似乎暂时不打算取她性命。在这异国他乡,她希望能带着这些人,尽力过得更好一些。
第18章 佳人绝代 像是被神祗亲吻过的嗓子,发……
过了几日,李怀懿又着人来传姜鸾。
姜鸾跟着传话的宫人,前往御书房。迈入殿中,地龙的暖气扑面而来,李怀懿正坐在御案前写着什么,面前堆着一叠高高的奏折。
冬日的阳光从窗外洒进来,映在他的侧脸上。他的神色很专注,脸部线条流畅而优美,薄唇抿得很紧。
姜鸾上前行礼,“臣妾给陛下请安。”
李怀懿停下笔,抬眸看她。
姜鸾今日梳着十字髻,身穿锦霞纹散花锦裙,外面披着一件大红羽纱斗篷,眉目顾盼流转,让人见之,赏心悦目。
李怀懿对宫人摆了摆手,“退下吧。”
宫人应诺,鱼贯而出,并将殿门紧闭。
殿中寂静如深潭。
“把斗篷褪了。”李怀懿往后一靠,半靠在椅背上,声音懒洋洋的。
姜鸾的眼睫颤了一下,她轻声应是,指尖颤抖地照做。
……
事毕,李怀懿照旧让王保送进来一碗避子汤。他凝睇着姜鸾,待她喝完,说道:“朕听闻越女极善琴乐,正好朕有些累了,你弹唱两曲,为朕提提神。”
姜鸾的眼角通红,后腰也有些酸痛。她虽不情愿,但也只好应下,“那么请陛下让人去长乐宫,将臣妾常用的那张琴拿过来。”
李怀懿淡淡道:“长乐宫遥远,一来一回,废许多工夫。王保。”他唤了一声。
王保正收着避子汤的汤碗,闻言忙道:“奴才在。”
“朕记得库房里有一张绿绮琴,你去拿出来,给宓妃用。”
王保惊诧地看了姜鸾一眼,应道:“奴才这就去办。”
他端着托盘匆匆而去,很快就将绿绮琴取来,摆在御书房的琴桌上。
姜鸾走过去,试了两个音,清越的琴声流泻而出,她忍不住低声赞叹道:“真是好琴!”
越人于琴乐一事上,颇有天赋。姜鸾虽然平日里只是将抚琴之事作为消遣,但看见这样精美的琴,仍是忍不住心生喜爱。
王保笑道:“这是慈康皇太后留下的琴,据说是上国传下来的。”
“竟然是上国的琴。”姜鸾抚了抚琴身。
上国是存在于传说中的国度。在数百年前,上国统御天下,分封七个诸侯国,但随着上国势力衰退,七国壮大,上国在战火中分崩离析,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
王保应是,心中的那股诧异更浓。他暗暗地想,陛下明明只是把宓妃当作一个暂时的消遣,但是为什么,他又要把慈康皇太后生前最心爱的琴取出来,给宓妃用?
这张名贵的琴,已经十多年没见天日了。
姜鸾不知其中内情,她含着笑容,顺着王保的话赞叹了几句。
李怀懿瞟她一眼,食指敲了敲御案。
姜鸾看过去,见年轻的帝王坐在椅上,眉目冷冽,隐含不耐。
她心中一颤,连忙定了定神,起第一个音。
悠扬的琴声从姜鸾的指尖下流淌而出,她随着乐声轻唱。
像是被神祗亲吻过的嗓子,发出了举世难寻的天籁之音。轻柔的气氛笼罩在御书房中,给每一寸地方都镀上梦幻瑰丽的色彩。
李怀懿正色,渐渐坐直了身子。
他从未听过这样动人的歌喉。
这个越女,不仅艳色绝伦,还颇有几分才气。
一曲罢了,李怀懿回味了一会儿,声线清冷地道:“这把琴就留在御书房里,日后朕若有召,你便过来为朕抚琴。”
上等好琴,合该配绝代美人,他方才的选择,果然没有错。
姜鸾应是,脖颈温顺地略微低垂。冬日暖阳倾泻而入,映得肌肤像珠玉一般白皙,还有微不可见的细小绒毛。
李怀懿满意地颔首,让姜鸾退下。
姜鸾出了御书房,脸上的温驯神色一下子垮下来。她带着随行的陪嫁宫女们,走过宫道,步行回长乐宫。
陪嫁宫女见姜鸾闷闷不乐,不由问道:“娘娘,发生了何事,让您如此苦恼?您尽可说出来,让奴婢们为您解忧。”
另外几个宫女,七嘴八舌地纷纷赞同。
姜鸾道:“方才,陛下让本宫日后去御书房抚琴。”
宫女眼睛一亮,“陛下定是发现娘娘琴艺绝佳!如此一来,娘娘便能趁机讨陛下欢心!”
她说得甚有雄心壮志。
姜鸾却忍不住心颤了一下。
如此一来,她岂不是要常常和秦王行……那等事?
姜鸾暗暗扶了扶酸涩腰肢,眸中愁色更深。
御书房里,李怀懿觉得自姜鸾来过之后,自己的心情舒畅很多。他的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