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部分(3 / 3)
“是谁在外面!”两个守门的太监厉声叱道。
姜鸾扶额,虽然想跑,但是脚上的绣鞋实在是不方便。她停下脚步,对随行的含霜道:“你去找王保王公公,就说本宫有要事相求。”
如果她没感觉错,最近秦王似乎要保她的吧?
含霜知道姜鸾和太后的过节。她应了声是,飞快地走远。
一个守门的太监走上前,瞟了一眼含霜离开的方向,懒得去追。另一个慢悠悠地入内去禀告太后,不一会儿,太后就从冷宫走出来。
她一看见姜鸾,立刻射出了厌恶的目光,冷笑道:“宓妃,你真是胆大包天,竟然来听哀家的墙角。”
姜鸾轻声细语地道:“太后娘娘息怒,听墙角这个词,不是这样用的,臣妾只是不小心途经于此,偶然听见声音罢了。”
虽然姜鸾对她的态度并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太后莫名就觉得,自从姜鸾被李怀懿幸了几次后,就得意起来了,瞧瞧这咄咄逼人的语气,比之前更甚。
她冷哼几声,高声训斥姜鸾,姜鸾尽皆淡淡地挡回去了,太后怒急,越发大声斥责,简直想把她拉下去责罚。忽而宫人禀报:“太后娘娘,陛下到了。”
两人俱是一惊。姜鸾随着宫人所示的方向看去,见到李怀懿穿着帝王朝服,坐于步辇上逶迤走来。
他的手指修长而白皙,轻轻搭在扶手上,天上的细雪飘落下来,落在他的手上,那手指比细雪更美。
他怎么来了?姜鸾暗暗惊诧。
一时间,众人俱是行礼,太后傲然立于原地。
李怀懿下了步辇,看了姜鸾一眼,先朝太后行礼问安,随后问道:“朕刚刚下朝,便听见母后这边闹起来了,不知是出了何事?”
他的眉目静切,矜贵沉静,恍若泠泠清潭。
太后仿佛得到援手,立刻道:“这妖妃不仅让秦越两国交恶,竟还若无其事,来听哀家墙角。如今大秦的前线战士,马上就要战死不知几何,此等血海深仇,她合该拿命偿还!”
言下之意:她偷听,要偿命。
姜鸾惊了:偷听就算了,秦越两国交战,这关我什么事儿?
她连忙去看李怀懿。
李怀懿的目光,若有似无地扫在姜鸾身上,他沉默了一会儿,低沉道:“她已经偿还过了。”
第20章 不愧是他 秦王现在多多袒护于她,就是……
太后冲口而出,“懿儿,你这是什么意思?”
李怀懿沉吟不语。
太后的心里滑过诸多念头,最后联系到李怀懿频频召幸姜鸾之事,她产生了一个不可思议的猜测。
太后的面色变得十分僵硬,她干笑两声,说道:“懿儿,哀家明白了。既然是你的意思,哀家自然不会多加置喙。”
太后是世家出身,母族强大,甫一入宫,便被先帝封为继皇后。她虽然醉心权势,又心性歹毒,但能始终稳坐后位,一直到现在仍然安安稳稳地当太后,跟她的知情识趣,是分不开的。
太后的处事宗旨,便是无论如何逾规越矩,也绝不触怒坐在皇位上的人。
李怀懿淡淡颔首。
太后又道:“哀家今日来此,是为了看望德妃。她到底是哀家的外甥女,自小娇宠着长大的,如今她被懿儿惩罚,吃了这许多苦,已经知错了。”
李怀懿眉间一蹙,“太后要放她出来?”
太后笑道:“自然。说起来,她也并没有犯下什么大错,宓妃更是好好地站在这里,什么伤也没有受。”
她看了一眼姜鸾,不由撇了撇嘴,“依哀家看,德妃的苦头也受够了,懿儿是仁厚之君,不如仍旧把德妃放出来,像以往那样,让她住在咸福宫里。方才德妃跟哀家保证,她日后一定会安安分分的。”
李怀懿思索了一会儿,还是决定不要太落太后的面子,“住回咸福宫是不可能了,朕不喜欢闹事的嫔妃。既然母后亲口提了这件事,那么就把德妃放出宫,让她大归……”
“臣妾不要!”冷宫里突兀地传来一道尖利而颤抖的女子声音,姜鸾循声望去,才发现德妃一直躲在半掩的门扉后偷听。
她变得疲惫而沧桑,蓬头垢面,衣衫也有些破旧,宛如一朵凋零的娇花。
李怀懿的唇角抿成一条直线,冷淡道:“你既然不愿,就好好留在此处反省吧。”
他本就是担心王保不能为姜鸾抵挡住太后的怒火,才匆匆来此,如今格外开恩,德妃竟还不愿。
不愿就算了。
太后面色几变,李怀懿对她道:“朕今日事忙,先走了。”
太后的心头被忧虑和怒火烧得发慌,但也只好摆了摆手,“懿儿快去吧。”
李怀懿告辞,一撩袍角,踏上步辇。他垂眸看了立在一旁的姜鸾几眼,说道:“宓妃,你跟着朕。”
姜鸾应是,愉快地跟着步辇走了。
终于摆脱太后了!她快乐地想。
但是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