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部分(3 / 4)
“她是越国的公主,锦绣堆里长大的。”
自然和先帝的那些女人不一样。
这些日子,朝中开始兴起李怀懿独宠越国公主的流言。帝师祝青山亲自找到他的面前,提到之前的一则旧闻,“微臣听闻,越国公主的那辆和亲马车,以名贵绢纱为车帘,以锦绣绫罗为地毯,奢靡无度。”
祝青山隐晦地说,此女不知节制,乃祸国之态。
李怀懿当即笑道:“太傅可知,此女每日都饮避子汤?”
祝青山这才无话可说。
但李怀懿也多留了个心眼,让王保去试探。如今看来,姜鸾之所以做出那等奢侈之举,并非挥霍无度,而是没有把这些东西放在眼里。
不知为何,李怀懿的心头,泛起一丝涟漪,转瞬即逝。
第22章 乐为心声 李怀懿竟然觉得有些可惜……
已经到深冬了,处处都是落光了叶子的枝桠,含霜捧着从内务府拿回的份利,带着几个宫女,走在寂静的宫道上。
“你听说了吗?陛下独宠宓妃娘娘,连其它后妃的一根手指头都没有碰呢!”
“怎么会?之前德妃娘娘还住在咸福宫里的时候,陛下不是去过吗?”
含霜停下脚步,声音是从前方御花园里的一个亭子里传出来的,她们说话的声音很小,但在这个冷风呼啸的冬日里,却显得格外大。
“哎呀,那都是以前的事情啦。吴美人天天以泪洗面,说入宫这么久,宓妃得陛下独宠,她却不能得见天颜。”
“果真?”说话的人兴奋起来,“吴美人未免太可怜了!”
含霜咳了一声,重重地走过去。
亭子里的声音一下子停下来,过了一会儿,两个小宫女煞白着脸走出来,哆哆嗦嗦地行礼道:“给姑姑请安。”
含霜冷淡地乜着她们,“妄议主子娘娘,你们是不怕死吗?”
两个小宫女一下子抖得如筛糠一般。
含霜却并没有责罚她们,她敲打了她们几句,端着托盘,昂首阔步地走了。
两个小宫女一下子瘫软在地,她们面面相觑,一个问道:“你知道方才的姑姑是谁吗?”
另一个绞尽脑汁想了一会儿,“我怎么觉得像是长乐宫的含霜姑姑?之前,我曾经远远看过她一次。”
话音一落,两人皆瞪大眼睛盯着对方,心脏狂跳不止。
含霜回到长乐宫,见到姜鸾正坐在妆奁之前,一个宫婢在她身后为她挽发。
姜鸾对着镜子,姿态慵懒,神色平淡,但纵然如此,她的身上也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倾国之色。
含霜带着身后的几个宫女,走上前,禀道:“娘娘,奴婢将内务府的份利带回来了。”
姜鸾略看一眼,就挥了挥手,示意含霜退下。
含霜立在原地,禀道:“奴婢还有一事要说。”
姜鸾看过去,露出感兴趣的神色。
含霜便将方才遇见小宫女的事情说了,姜鸾听完,点头道:“传言是挡不住的。”
含霜这才放下心,转而问道:“陛下又召见您吗?”
姜鸾有些惫怠地点头,她从镜子里望见宫婢已经把她的头发梳好了,便吩咐宫人把陛下赏的首饰呈上来,她从其中挑了一些,戴到身上。
含霜笑赞道:“娘娘仔细一打扮,可真是一貌倾城,国色天香。”
之前姜鸾见到秦王,并没有心思多加打扮。但秦王前几日赏赐时,话里话外的意思,似是不喜她这样。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姜鸾叹口气,起身,带着随行的宫人前去御书房。
御书房内的绿绮琴,早已被擦拭干净。李怀懿似乎很忙,仍然如同以往一般,坐在御案前处理奏章。
姜鸾上前行礼。
李怀懿抬起头,双眸不由自主地定了一下。
她今日着了盛装,锦袍浮光,乌黑的云髻上斜插着步摇和各色珠宝,玉面芙蓉,恍若洛神巫女,又如月下嫦娥。
李怀懿的心脏重重一跳,他平缓着神色,往绿绮琴的方向扬了扬脸,“去抚琴。”
姜鸾应是,走到琴桌边坐下,把双手轻轻搭在琴弦上。一时间,琴声流淌而出,如清泉叮咚作响,又如环佩轻声撞击,略带哀婉之意。
李怀懿停了一会儿,揉揉眉心,对姜鸾道:“换一曲轻快的。”
他派出的说客鲁祺瑞,已经破坏了齐国和楚国的联盟,大秦所面临的威胁小了一些,但仍有硬仗要打,李怀懿成日忙着部署,已经很久没有放松过了。
他希望听见一些欢快的乐曲。
琴声戛然而止,姜鸾略一思索,换了一曲《忘忧》。
她的素手在琴弦上下翻飞,但不知为何,曲中竟带杜鹃啼血之意。
乐为心声,李怀懿不敢称擅琴,但也算半个知音。他停下朱笔,唤道:“宓妃。”
姜鸾停下抚琴的手,抬头看他,如云发髻上的步摇,随着她的动作微微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