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春夜星河漫步 >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三章(2 / 2)

猜,肯定是拿铁和可颂。”

打开一看,果然是,梁佳每次去咖啡厅基本都点这两样。

她说:“你太了解我的喜好了。”

陈老师开着车,侧目看她,缓缓笑:“你总吃这两样,不会腻吗?”

梁佳说:“不会啊,我是个很专一的人。”

她歪头笑,“所以我对你也不会腻。”

陈老师笑了,“这算土味情话吗?”

梁佳摇头,“NONONO,不算。”

她凑过来,眉眼弯弯,笑着问:“你知道我属什么吗?”

陈老师:“我知道,95年,属猪。”

梁佳:“笨呐,属于你!”

陈老师的祖父母住在圣加仑州的小镇,这边是德语区,临近莱茵河与博登湖,风景很好,气候宜人。

梁佳第一次来瑞士家里拜见长辈,按照中国人的礼节准备了一些礼物,因为爷爷是广东人,梁佳还特意拜托朋友从广东寄了一些特产过来。

爷爷奶奶都是特别温和可亲的长辈,做了满满一桌子菜招待她,广式的烧鸡腊肠,现烤的面包,小牛排,奶酪锅和红酒,还有马来人擅长的甜辣料理,奶奶是马来西亚人,但是中文也能说得很好。

吃完饭,陈老师带梁佳去了他的房间,一间靠近院子的小房间,有偌大的窗户,坐在书桌旁,抬眼就可以看到院子里,陈老师从小住在这里,据他说,春天的时候这盏窗户如同画框一般,满眼都是绣球花,野玫瑰,翠菊,香兰和郁金香。

他六岁移居瑞士,就在这间屋子里长大,这里有很多书,更多的是乐谱,有一架老式钢琴,有很多把小提琴,墙上都是他的照片,留有他成长的痕迹与回忆。

这里是一块保留童年回忆的秘境,推开房门就如同推开他的心门。

只向最亲密的家人展开。

梁佳翻看陈老师家里的旧相册,里面有他的全家福,有他父母的照片,他妈妈年轻时的照片真是一个大美人,像七八十年代的港风明星,但多了一些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书卷气息。

还有陈老师和他哥哥的照片,从一岁多在广东,三岁多在老巷子里踩水坑,再到六岁来了瑞士,穿上校服第一次上小学,在学校门口和爸爸妈妈挥手。

然后是陈老师妈妈在厨房做面包,他和哥哥站在旁边看,哥哥大他好几岁,比他高一头,两人鼻头上都沾了面粉,还有他爸爸教他们用毛笔写自己的名字,父子三人一起开卡丁车,很多很多记录生活的照片,看起来就是个温馨又浪漫的家庭。

七八岁左右,还是一个小孩模样的陈老师,坐在钢琴前面,面无表情的弹奏,他的哥哥在旁边吃面包,表情很囧,不知道这张是谁抓拍的,梁佳看着笑了半天。

再往后翻,他的身边多了小提琴,照片一张一张的翻过去,好像陈老师也在这些照片中一点一点的长大了。

照片里记录了他第一次学习小提琴,第一次上课,第一次比赛,第一次站上舞台,之后一次又一次的站上舞台,有和老师的合照,有小学毕业时和同学的合照,他的周围拥堵了很多女同学,果然从小就是人群中的焦点。

中学毕业舞会时,他穿着西服打着领结,已然是一个明朗的大男孩模样了,虽然照片中还显得青涩稚嫩,但和现在的他已有七八分相似。

再往后,他站上圆顶剧院的舞台,走上世界都瞩目的位置,拿到一次又一次奖项,走过一条又一条红毯,在无数的欢呼,称赞,掌声中,逐渐成熟,磨砺棱角,刀枪不入。

最后一张,父母已不在,是他和哥哥还有祖父母的合照,大约是比现在早几年的时候,照片中的兄弟二人,当时都已事业有成,独当一面,此时沉稳低调,西装革履的男人,与第一张咧嘴大笑的小男孩是同一人,不禁让人感慨岁月的魔力,真想多翻两遍。

人生真奇妙,过往的那么多年,他们没有任何交集,有着跨越洲际的遥远距离,隔的那么远,在不同的国度长大,过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轨迹从无交叠。

初中时候的梁佳,走在放学回家的小巷里,背着当年步行街最流行的帆布包,文具盒里积攒着一整叠韩流偶像卡片和各种大头贴,同学们喝着汽水吃着干脆面,嘴里讨论的都是当年韩综的大热CP。

彼时的年轻学生纷纷开始早恋,梁佳觉得校园里的扛把子竟也有几分帅气,长的挺像她的爱豆,学校门口卖的测桃花的刮刮卡风靡全校,梁佳也去刮了五张,仍然未能得知她未来的老公在哪里。

那一年,她未来的另一半第一次登上世界级别的领奖台,与她相隔7596公里,当时他还不知道她姓甚名谁,不知道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一个叫梁佳的女孩子,不知道命运的红线,穿透了7596公里,也要把他带到她的身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