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1 / 2)
做好了饭,元荔从伙房出来吹吹风,她到寨子四处转上一转。
走至山寨的大门处,见寨子大门忽然开了,从门外走进来一个人。
那人便是阿嬷。
阿嬷瞧见了她,脸上忙绽出了笑意,说:“刚好,我正想找你呢!”
找她?元荔没明白阿嬷是何意,见她风风火火地朝自己走来,心中不免疑惑。
说着,阿嬷忽然从自己的怀里拿出一份像是纸张的东西,递给她。
是一张喜帖。
“后天是我儿子的婚事。”
婚事?元荔一愣。
“我知道,我提前没打个招呼,有些突然了。”
阿嬷继续道:“本来是想把寨子里的人都请去,可我家那口子说,人还是少些好,也不想张扬什么,于是我就请你和寨主还有良子他们一同去。”
阿嬷说完,元荔却依旧有一些困惑在。为什么阿嬷主动到寨子里做伙计?儿子成亲的事,也会邀请山匪的人?
他们的关系似乎很近。
她比较婉转地把所有疑惑和阿嬷吐出。
阿嬷倒是也能够理解她,便说道:“怨我一直也没喝你说清楚,寨主算是我们家的救命恩人。”
“救命恩人?阿嬷能不能详细和我说说?”元荔道。
这么长时间的接触和了解,阿嬷也是很信赖元荔的,于是说道。
“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布帛发家的冯府大儿子冯洐,在京城可是横行霸道,做尽了坏事。我夫君因一件小事便惹上了他,冯洐根本不打算化解矛盾,而是在我刚有了身孕,怀了第二个孩子的时候,被他找上门来了!”阿嬷话语一顿,继续道。
“我有事不在家,如果不是寨主相救,恐怕我夫君根本不可能活着了。而我,回来之后看见他的模样,因为惊吓过度而昏了过去,也差点保不住孩子。”
阿嬷提及这事的时候,忍不住眼眶含泪,她说一年后,她的夫君旧疾而亡,她一个人含辛茹苦地拉扯着两个儿子,然后改嫁跟了孙秀才。至于家,则搬到了距离京城很远的东家庄。
阿嬷说着,声线已经有些颤抖。
提及往事,她还是会忍不住落泪。
“我知道,寨子里的人在外名声或许不好,可究竟他们的为人如何,我是很清楚的。”阿嬷很严肃地说道。
“元荔姑娘,我邀请你去,你不会拒绝吧?”阿嬷见元荔似乎在沉思,说道。
“阿嬷,我一定会去,你别担心。”
阿嬷听完她的话,彻底放下心了。
“好,就说定了。”阿嬷说完,也不再与她说旁的什么,先行离开了。
而元荔,则一个人呆呆地立着。
她没想到小说里描写的山匪横眉竖目,令人畏怯的角色,居然还有善意的一面。
或许这就是刻板印象吧!
虽然说对寨子里山匪的印象有所改观,可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她能下山吗?
记得自己之前是答应过屠蒙的,绝不会下山,会一直待在寨子里。
可如今阿嬷这么说,她也不好推脱什么。
等到吃完了饭,元荔才准备去找屠蒙。
昨天夜里屠蒙不再发热,只是后背上的伤口绞着割着,疼痛更甚。
熬过了昨天,伤倒是不怎么疼了,已经好了大半。
房间里空气很闷,屠蒙这才走出房间,走至沿廊处,侧身倚着栏杆。
方才阿嬷来过,与他说了一些话,并把婚礼的请帖给他。
屠蒙沉沉思索,回想着阿嬷的话。
“寨主,我知道你和元荔之前或许是有一些恩怨,可寨主得知道,杀人的方式并不能用来报元府大夫人的恩。我想寨主是一时没想明白罢了。我阿嬷说话不抵什么……这次,我想邀请她一同去,我想,你会答应的。”
记忆里,他想到了昨晚元荔拿着热毛巾,些许畏怯地把热毛巾敷在他的额头。
屠蒙心思翻涌间,转身看见了元荔。她是来找他的。
“寨主早上好啊!”元荔忽然很热情地和他打招呼。
虽说屠蒙并没有互道早安的习惯,还是回应了她。
她将喜帖紧攥在手中,看着屠蒙的反应。
屠蒙看见了,于是道:“拿的什么?”
“哦,是阿嬷给我的喜帖,我本来是不想要的,可毕竟是阿嬷的一番心意,我也不好不收下。只是……”元荔顿了下,并没再开口。
“只是你得下山?”屠蒙声音淡淡,补充说。
元荔点了点头,肯定道。
“你记得之前和我说过什么?忘了?你觉得我会让你下山?”屠蒙除了眉头,元荔便绝心头不妙,他似乎有些不太高兴了。
“之前不能下山是为了防止见着元府的人,可元府在京城,阿嬷说的东家庄却距离京城很远,所以……”
“所以?”
“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元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