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许诺(1)(1 / 2)
萧棣跪地道:“陛下圣明, 臣替父亲谢过陛下亲自昭雪,那些枉死的边关将士的英魂,也可安歇了。”
皇帝轻轻动了动唇角。
这番话无懈可击, 平静守礼的道谢, 没有感激涕零, 也听不出任何怨怼。
但人非圣贤,面对如此大的变故, 又岂能毫无情绪?
所谓的云淡风轻, 不过是掩盖真实罢了。
皇帝笑了几声, 不动声色的试探道:“既然当时是冤枉了你父亲, 那凭你萧家的功劳, 封个亲王还是绰绰有余的。”
这番话一说出口,在场的众人齐齐变了脸色。
谢清辞眉心一跳,更是缓缓握紧了手心。
当时皇帝和萧家有平分天下之诺, 之后萧贺虽力辞,但前有军功, 后又蒙受不白之冤,封为亲王, 也不算过分。
只是皇帝继位以来,从未封异姓亲王, 萧棣十几岁的年纪,倘若受封, 无疑是开国以来第一人……
但这的确是萧棣理所应当的。
谁也没想到萧棣竟然拒绝了:“臣未建尺寸之功,若身居亲王之位, 定日夜有愧,臣近日在太学念书,一心侍奉殿下, 别无他想。”
皇帝倒是饶有兴趣的勾起唇角,萧棣这般回答,倒还真是识趣。
再一想,萧棣几次三番的为谢清辞冲锋陷阵,倒也真是一心侍奉了。
他盯紧萧棣,笑道:“哦?难道你不想重返沙场?”
这次问话中少了几分试探,倒能听出几分长辈的慈爱。
萧棣垂下头,长睫微垂,恰到好处的透露出少年人青涩坦诚的野心:“自然……也想的。”
“有这样的心是好事!”皇帝反而笑了,拍拍他的肩,扬眉道:“少年人就该有豪情壮志——等你得胜归来,朕也不会吝啬亲王的封号!”
画饼是画饼,言外之意自然是,你眼下既然尚未建功立业,也就别想着有爵位了。
三言两语,竟然是把萧家之前的战功一笔勾销了。
谢清辞倏然放下心,又替萧棣涌上心酸。
可萧棣自始至终只是矜持的立在一侧,嘴角微微扬起,似乎对这些封赏和爵位都毫无所觉似的……
难道……萧棣根本看不上这些?
只听皇帝又道:“既然此事已经查明,朕也不能让你受委屈,你们萧家在京城的宅子明日就归还于你,你也不必在宫中卑躬屈膝了。”
这也是好事,若是旁人,定要下跪谢恩,但方才还毫无波澜的萧棣,此刻面色却微微变了:“臣谢陛下恩典,只是那宅子许久无人居住,臣想先去家庙祭祀告先祖,再住进去……”
说话时,萧棣的眼眸不动声色的紧紧黏在谢清辞上。
这都是体面的鬼话,只是他人不想出宫去罢了。
谢清辞仓促间移开眸光,却不由竖起耳朵。
“这是应该的,也替朕给你父亲上炷香。”
既然没明确说何时离宫,那就可以借着祭祀之事拖延了。
皇帝走后,官员们也三三两两都散了去。
几人一起走出来,天空澄澈如洗,萧棣抬眸,唇角露出一丝自嘲。
方才进门前,他还是众人唾弃的叛臣之子。
再出来时,旁人看他的眼神,都与方才不同。
这一切,算来不过瞬息之间。
许徽舟和严良皆是一脸喜意,萧棣面色却始终平稳。
他深知此事只是恢复了名声,以后不必再背着叛贼之子的标签,但若想真的掌握权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萧棣目光缓缓掠过谢清辞,眼底浮出一抹贪婪。
萧家的事一出,朝野上下都听到了风声。
皇帝登基这么久,边境的强敌一直在,此刻萧家之事被澄清,从前便有战功的萧棣便从叛臣之子扶摇而上,成了以后能独当一面的年轻将领。
虽然眼下他无爵无兵,但谁不晓得萧家在边境的名声,起来只需要一个契机而已。
谢华严为此事特地来找谢清辞:“以后你准备如何安置萧棣?”
谢清辞失笑道:“他之前算是流云宫的人,如今却由不得我做主了吧。”
谢华严点点头道:“如今萧家的事儿刚刚昭雪,朝廷上下对萧家还是同情居多,陛下言语之间也对萧棣满是期望,他若想爵位,还是要去战场上建功立业。”
谢清辞捧着热茶,沉默以对。
“粮食的事情眼下虽解决了,但大军也不是说出征就能出征的。”谢华严道:“既然边疆的战事一时半会儿起不来,那萧棣不如趁这个时机,多在内建一些功劳,以后有了外敌,也好随本宫出征。”
谢清辞皱眉道:“在内?”
上一世的萧棣是在外敌入侵时领兵作战,一步步得到了皇帝的肯定,如今突然对内,谢清辞有些摸不着头脑。
“最近云南匪患严重,萧棣从年少就开始作战,去剿匪想必轻而易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