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 死太监,替我磨豆浆吧(4 / 7)
渤泥国王就不怕因此和大明结下冤仇,竖立强大的敌人吗?”
为首的渤泥士兵嘴角一扯,笑的讽刺:“我们渤泥国向来与大明交好,我们的国王听闻明朝将有使者过来,更是欢喜不已,早已等候。可是你们大明船队欺人太甚,杀了我渤泥数十个士兵,还杀了我渤泥的王储!”
大明杀了渤泥的王储?庄老翁一听,两手吓得一抖。郑和是回回人,也通晓阿拉伯语,听渤泥士兵这么说,也是大吃一惊,忙道:“我大明船队何时杀了你国的王储,没有证据,可是在污我大明天威。”
“证据?十日前,有一支挂着大明旗帜的船队来到我国港湾,从船上下来的一名年轻少年,自称是大明皇帝派来的使者。我国国王大喜过望,立即派了王储,带领了一队士兵前来相迎。哪知道便是这一出来,王储便再也没有回去,随行的士兵皆不见了,大明的船队也消失的无影无踪,海边上只有几具被利刃杀死的护卫士兵。”
“什么?大明的船队?”这是继庄老翁之后,第二次听说所谓的“大明船队”了。
难道真的有人在假冒大明使船?这些人每到一处,便执行杀戮,他们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损坏大明与各国的和睦,还是想借机揽财?而且,他们每一次行动都比郑和快一步,这个消息难道真的是船队里有人泄露出去的?
郑和想起之前发现的一片渤泥浮尸,也许,那批浮尸就是当日出海迎接的士兵。
他脸色微转,神色越来越凝重,在那一群浮尸里面,他并没有发现渤泥国王储遐旺啊。
渤泥王储遐旺,郑和在大明朝是见过的。浡泥国一项与大明交好,前几年,渤泥国王甚至派遣王储遐旺去大明朝进贡过。
也就是那个时候,郑和和渤泥王储有过几面之缘。
他很想把这件事情说出来,但是他此时又不能说,只怕在这种没有证据的情况下,说出来只会让浡泥国人误会。
挥了挥袖子,郑和道:“两国交战不斩使者,但是你们却杀了我朝的使者,侮辱我朝天威。本应当让你们的国王给一个交代,但是看在渤泥与大明一项交好。且渤泥王储之事是一个误会,本使先不予追究。回去告诉你们国王,渤泥士兵和王储并不是我大明船队所为,只怕这中间有所误会。”
跪在最前面的渤泥士兵啐了一口唾沫,瞪着两眼道:“呸,什么误会,分明就是你们不愿承认。若果真是和睦四邻,为和平而出使,为何要在船上安置这么多的大炮?”
误会之下,真的是任何事情都是可疑的对象。郑和笑着指着身后海面上的大船,说道:“大炮,是用来消灭敌人的,防卫我船员的安危,但是我们绝对不会用它来滥杀无辜。”
渤泥士兵还欲说些神马,被郑和适时的抬手阻止了:“不用再说了,我大明朝使者死于你们渤泥,本应当给我们一个交代,念在渤泥国王失子之痛。本使便暂不去打扰,不过你告诉他,没有查证清楚就随便下定义,早晚要他付出代价的。”、
“来人,将他们放了。”郑和一挥手,下达了放人的命令,又对这些欲逃的士兵说道:“告诉你们国王,郑和改日再来拜访。至于渤泥王储一事,本使一定查明,若真的是我大明之人所为,本使一定会回禀吾皇,给你们渤泥一个交代!”
数十名渤泥士兵闻言,拿起他们的武器,快速的离开了海边。
郑和拾起一副担架上的文书,心中叹息,出海之路走的不易啊。
“来人,将三……”
就在郑和下达命令,就三个尸体抬回天元号时,宫子尧突然从后头冲了上来:“哎哎哎。别动,别动!”
两朵盛开的桃花眼里满是兴奋的精光,急匆匆的凑到担架旁,一手拿着小瓷瓶在白骨上刮来刮去。
他蹲在担架旁,从白骨上收集一点点绿色的粘液。庄老翁方才在船上已经说了,这三名使者定是被渤泥的食人藤消化掉的。这森森白骨上残留的,一定是食人藤分泌出来的毒性汁液!
西亭正需要这个!
郑和也明了宫子尧在做什么,但还有有些担忧的问道庄老翁:“宫太医这样收集的食人藤汁液有用吗?”
庄老翁点头:“自然是有用的,只要这些粘液还没有被消散,他的毒素便一直在。三名使者,不仅为大明朝献了身,而且救下了西监副的性命。”
郑和也叹息了一声,不忍心多看那三堆白骨一眼,渤泥的做法是偏激的,但他同时也是一个痛失儿子的父亲,该有的愤怒之举。
他不能指责渤泥国王什么,在这件事情没有查清楚之前,他甚至不能跨进渤泥一步,如果带着整装的军队进入渤泥,那就真的矢口难辨了。
“将三名使者的骸骨抬回宝船!”再次叹息一声,郑和隐在袍中的手捏成了拳,负手往船上去。
三名使者为国捐躯,郑和特地加封了三人的官职,并以海葬之礼,三声礼炮,慰及亡灵。
又嘱咐一旁的记录官,细细的将今日之事记录下来。
再望一眼渤泥的郁色葱葱,郑和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