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7、朝廷动向喜得千金(1 / 2)
tanxsh 皇后孝期已过三个月,宫里面各位小主们纷纷去了孝服,重换上颜色鲜亮华服,江南上等胭脂水粉用几艘大船日夜兼程送往京城,各种名贵首饰是不计数量被敬献给了宫廷。<冰火#中文
彼时难免有人惦记起了被悬置中宫之位。
一些人力荐苏妃娘娘执掌凤印,苏妃资历老,是孝宗潜邸时期宠妃,加上苏家门风严谨,苏妃兄长不但博学,且为官廉政,被派往东南不久就清理了当地吏治。今时今日,不敢说百姓是夜不闭户,但从治安一方面来讲,不知要好于过去多少倍。
要紧是苏妃并无自己亲生子嗣,将来不论立哪一位皇子为储君,苏妃都能置身事外,也免却了先皇后悲剧再次发生。
这种论调自然获得了三皇子追捧,为叫孝宗下定决心,三皇子想办法为苏妃弄回春养颜圣品。结果认识了几个自称是得道仙长,能有起死回生之术,可叫人心想事成。
三皇子不觉痴迷其中,每日除了孝宗面前献媚,就是潜心修研炼丹之法。
九月初七是太上皇六十四岁大寿,因不是整寿,加上身体还没完全恢复,太上皇并不肯大摆筵席,只叫各皇子并诸位亲王家世子们写了一千册《大悲咒》供奉宗庙中。一千册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可真叫这些殿下世子们亲自动手,却是难上加难。
三皇子和年岁尚小六皇子等都找了枪手,他们尚且如此,不要说众多亲王家世子了。唯独二皇子和正德一板一眼,每日抽出时间,势必亲力亲为。
他二人经文上交时间虽然晚,却得太上皇欢心。老皇帝把进宗庙做供奉事情交予了二人共同来办。三皇子闻听此事后悔不迭。可惜是他自己不肯用心,想着投机取巧,却不料太上皇看明明白白,容不得他作假。
正德一举一动越发受人瞩目,有人悄悄背后议论,说太上皇根本就只属意五皇子一人,叫上二皇子进宗祠不过是顺水推舟,不想让五皇子成为众矢之而已。
消息越传越真,越传信人越多。没几日,二皇子便病了。虽然不严重,可拖着病怏怏身子去给太上皇寿辰祈福显然是不合时宜。
孝宗喜欢这个儿子,很大一个原因就是这孩子从小便识大体。二皇子李靖亲自去云台请罪。说了什么无人可知,只知道他一从云台出来,孝宗就依着太上皇旨意,给二皇子封了一个“忠嘉王爷”封号。
二十出头王爷,本朝也是十分罕见。
忠勇两全。孝心可嘉。
得了这样勉励封号虽然风光无限,但只有二皇子自己明白这其中苦楚。太上皇意思很明白,就是希望自己能一心辅佐李泓。人心偏颇没有任何道理,李靖自认没有一点逊色于李泓,可太上皇根本看也不看自己努力,只认准了李泓孝心。
李靖受封之后独自闷殿中整整一日。一日之间,人消瘦了小半圈儿。他贴身太监宫门们根本不敢远走,侧着耳朵听着大殿里响动。直到后半夜李靖要夜宵,大伙儿才松了口气,知道自家主子终究熬过了这个难过。
李靖王府被安置昭媛公主府隔壁,按道理讲,王府少说也要修建两个月以上才能竣工。只是李靖却半个月后就迁进了居。二皇子生母蓉嫔娘娘悲伤不已,认定是自己才叫儿子失了夺储希望。大病一场后就撒手人寰。
宫中形势渐渐有了明朗迹象,三皇子显然不得老臣们欢心,又没有皇室亲王们鼎力相助,与正德几次交锋中都略显劣势。宋嫔将二人针锋相对看眼中,十分着急,恨不得六皇子一夜间长大,立即加入这场非生即死赤身肉搏之中。
正德一面按部就班侍奉太上皇身边,一面暗地里加紧训练自己暗卫。这些暗卫都是姐夫宋晨悄悄动用了镇抚司力量请来江湖高手,他们要么倦怠江湖打打杀杀,要么身负命案,惹得黑白两道通杀
成为五皇子暗卫,不但可以抹去过去一切罪状,将来还可建功立业。因为这两点,凡是被镇抚司征召江湖绿林好汉们无不纷纷投诚,愿意为正德鞠躬瘁。
这股势力用人精而不多,每一个拿出来都是以一敌百好手,正德把一半身家都压了这些人身上,另一半身家却太上皇处。
太上皇一日,就能照拂正德一日,至少孝宗与太上皇两者之间,正德信任后者。
黛玉预产期逼近,乾府上下严阵以待,徐夫人嫂嫂,乾觅那位姑妈特意放下自家大小庶务,专门与婆婆请了假来凤尾胡同坐镇。既有太医院精通生产御医,也有岫烟抽调来有经验稳婆和月嫂。黛玉挺着个皮球一般圆肚子,心情却还不错。反而是头一回当爹乾觅慌得六神无主,四下忙乱。
十月刚至一个清晨,岫烟用过早饭,正和宋晨念叨要去瞧瞧黛玉,下面人忽然来报,说乾家四少奶奶昨晚上生下个千金小姐,请自家奶奶前去起个小名儿。
宋晨亲自送岫烟,小夫妻俩围着刚出生皱皱巴巴小丫头看个没够。那小丫头除了下巴肖似乾觅,其余地方和林黛玉是一个模子印出来似。锦被包裹着那和香瓜差不多大小脑袋,露出一只小巴掌,指甲盖儿像晶莹是米粒儿。
岫烟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