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章 番外一:从无败绩千古名将,丰功伟绩举世无双(1 / 4)
明德十一年春,长京宫中。刚刚登基坐殿的年轻皇帝身上不见多少威严,倒是找回了原先的儒雅,身着宽松的常服,坐在长榻上。旁边侍立着一名年轻道人。妙华子站得笔直,微笑着说道:“贫道有两个好消息要告知陛下”
“哦?”
皇帝捧着书看,抬眼看了他一眼,稍微想了想:“可是移民填北之事进展顺利?”
“看来陛下对国事十分关切。”
妙华子说道,胸有成竹,“只是陛下既已从别处收到了表书,贫道又怎会将之当做好消息禀报陛下呢?”
“哦?你怎么知道我得到了官员的上表?”
“贫道也得了家师几分真传。”
“不愧是国师的高徒啊。”皇帝顿了一下,又好奇的问,“那是什么好消息呢?”
“一是贫道夜观天象,掐指测算,用了多种手段占卜,还用了家师传授的秘法推演数月,终于确认,先帝已然遇难。”“嗯?”
皇帝顿时放下了手中书籍,也坐直了身体,睁大眼睛,看向妙华子,脸上喜色刚刚露出来,又收了回去,转而皱着眉,阴沉着脸,对旁边静静站着的妙华子说道:“这怎么能算是好消息呢?”
“贫道只是觉得,陛下英明胜于先帝,大晏的盛世也承受不起第二次大乱了,因此觉得是好消息。”
“一派胡言!”
“还有另一个消息。”
“说!”
“护国公重伤不治,已然垂危,贫道昨日去探望了,最多活不过三天。”
“当真?”
“当真。”
“这……”
皇帝这次迟疑得更久一些,终于还是叹息说道:“护国公乃是千古一将,功勋卓著,无人能及,又对大晏忠心耿耿,大晏能有这般盛世,未尝没有护国公的几分功劳。没了护国公,对大晏也不是一件好事,这,这也算不得一件好消息。”
对大晏是不是好事不知道,对这位帝王定然是一件好事。
妙华子心中想着,面容平静。
“不过贫道却还有些担忧。”
“担忧什么?塞北再度来犯?”“塞北早已被护国公击溃,如今名存实亡,听说王庭也分裂了,大部分能征善战的部族都逃往了西边,何况还有护国公的族弟镇守北方,塞北草原十八部永生永世也不可能再对我中原王朝造成威胁了。即使多年以后,又有劲敌从北边草原来,也不会是现在的塞北人。”“那是”
“陛下可还记得此前贫道所说过的,天下间的流言?”
“流言?改朝换代?”
皇帝眉头一皱,神情又沉了下来。“正是。”
年轻的皇帝沉默了一下,看向道人,开口问道:“你可是算到了什么?”
“没有,没有算到。”
“陈子毅不是要死了吗?难道是他那个在北方接手兵权的族弟?还是他留在长京的后人?”
“贫道也不知。”
“那你担忧什么?”
“担忧陈子毅。”
“陈子毅?不是已经重伤垂危了吗?难道他还能死而复生不成?”皇帝说到这里,忽然一顿,不知想到了什么,又看向身边的道人,“你还说你没有算到什么?休要卖关子,快快说来。”
皇帝的眉头越皱越紧。
“不敢欺君,贫道确实没有算到,什么也没算到。”妙华子说着顿了一下,眯起眼睛说,“但在数年前,家师曾教给贫道一个道理,有时候什么也算不到'可能也是一种结果。”
“什么意思?”
“只是担忧。”
“那怎么办?”
“护国公功勋卓著,陛下刚刚登基,即使护国公死了,也不可亵渎他的尸身。”妙华子说道,“但也须得尽力防备。”
“听来你已有了妙计?”
“陛下或许不知,家师除了精于推演与时政,也极为擅长阵法,只是这一点很多人都不知晓。”妙华子说道,“护国公既然功劳盖世,便请陛下赐以王礼葬之,配享太庙与天陵,若有他的部下提议,将之送回祖籍安葬,哪怕是护国公生前遗愿,陛下反对起来也名正言顺。届时贫道自会请朝中大臣出面附和。”
“葬于天陵,可要严加看守?”“自然是要的。”妙华子顿了下,“不过也得由贫道布下大阵,隔绝天地,不让人进,不让人出。”
“竟如此郑重”
皇帝不由睁大了眼睛:“难道那陈子毅真能死而复生不成?”
“护国公并不简单,此前镇守北方,塞北军中妖魔无数,在那位尊驾前去之前,他也守住了军镇,可见手底下奇人异士无数。加之护国公与那位尊驾的关系并不一般,实在难说。”
“便依你吧。”
皇帝终究是同意下来,摆了摆手:“此事过后,你便是新的国师。”
“多谢陛下。”
“这是朕早就答应你的。何况你的才能已不逊色于尊师,国师之位,你当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