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 第269章 番外之唐太宗梦游记(一)

第269章 番外之唐太宗梦游记(一)(1 / 3)

大唐的战事终于结束, 可能整个贞观年间不会再有大的战争。

除了陈棱带着水军和倭国谈条件,其余大将悉数回朝。大唐将重心转到内政。

他们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改革田赋政策。

苏威如愿以偿, 李世民开始着手改革赏赐给功勋的永业田。

直接一刀砍没是不可能的, 即便是声望已经达到顶峰的李世民, 对永业田政策也只能敲敲打打修修补补。

以李玄霸的话来说,就是“不触及本质的表面改革”。

看了后世田赋政策之后,贞观君臣还想对租庸调制动一动。

均田制必定会被破坏, 从租庸调制改成更简便的税收政策,放宽对百姓的人身限制,是未来必定的发展。

他们商议来商议去, 最终还是放弃了动租庸调制。

“这时候才知道李三你所说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匹配’的具体含义。”杜如晦经过近一年徒劳无用的努力后,放弃了制定新的田赋政策。

现在的贞观地广人稀, 租庸调制仍旧是最适合的田赋政策, 对百姓的负担也小。

待人口增长,均田制不复存在的时候,才能根据之后的经济情况制定新的经济政策,过早或过晚都会造成混乱。

李玄霸翻白眼。他早就说了,这群人就是想试试。

“明明知道有问题却不能改, 明明知道后世有更好的政策却不能用,好气啊!”很想当个完美大帝的李世民抓狂。

房杜魏三人也面色很难看。

现在贞观朝的开始已经超出了李玄霸的“谶纬”, 他们希望这个贞观朝能一口气达到鼎盛有问题吗?一点问题都没有!凡是有追求的人就该这样!

终于从高丽回来的薛收捧着枸杞茶慢悠悠道:“贪多嚼不烂,你们贪心了。”

李玄霸很赞同:“刚交上来的户籍统计,大唐的人口数才刚过两千万, 我们拿什么改革?等人口过了五千万再说吧。”

大唐现在的疆域已经超过了隋朝, 人口却不到隋朝的一半。别说偏远的地方, 从洛阳驾车去山东半岛看海, 沿路都“千里无鸡鸣”,除了郡城附近几乎见不到人。

为何高丽能一口气打到涿郡?不是大唐边军太拉胯,是辽东杳无人烟,他们悄悄翻山过来,只要绕过大唐军队的巡查,就没人看得见他们。

真正意义上的没人。

李世民趴在桌子上道:“武将还想继续打仗,打了之后哪来的人去耕种?他们能给我变出一百万丁男丁女,我就让他们放开了打。”

房乔捏着眉头道:“现在边疆缺人,朝堂天天吵着要从中原迁徙百姓过去屯田,否则蛮夷会再次占据我们打下的地方。但百姓哪里来?上这道书的人能不能出城看看!”

魏徵冷笑:“就该把这些人统统外放。”

杜如晦很赞同:“我们都是从县令做起,他们也应该如此。”

薛收看着旁边喊着“统统贬为县令”的三相,往李玄霸身边挪了挪。

老房老杜老魏的脾气还是这么暴躁,所以自己才想在外面飘着不回来。

李玄霸打了个哈欠,开始走神。

封建社会这样的生产力,人多了会土地兼并,人少了也什么都不能做。

以现在大唐的疆域面积,只有两千万的人口能做什么?

朝中现在吵着要开垦边疆,但就算大唐能保证迁徙不死人,中原肥沃土地都还没完全开垦,就把肥沃土地的百姓迁徙到边疆贫瘠土地。不说百姓会不会受不了这坑人的政策反了大唐,大唐本身的税收该怎么办?

现在大唐要走向盛世,缺少的只是时间。所有休养生息的政策都需要时间,至少十五年的时间,贞观朝的婴儿才能长成丁。

李玄霸等他们抱怨完了,才做出嘴毒的总结:“你们与其想怎么缩短盛世来临的时间,不如好好养生,争取再活个二三十年,就能看到盛世的影子了。”

薛收躲到柱子后面,就像是他父亲的好友苏威当年一样。其余三位宰辅纷纷上书皇帝,请求皇帝亲自揍晋王一顿。

李三这人从小就欠揍!

一天疲惫的朝政会议结束后,李世民背着手走在前面嚷嚷:“阿玄,我的大唐要是有你前世那么多人,就不会和倭国谈条件了。我直接派一亿人过去!把倭国人都赶下海!”

李玄霸:“哈哈哈哈哈。”

李乾年纪小,容易生病。每当李乾生病,李世民就会被长孙康宁赶出门。

李玄霸这个没有孩子的“育儿专家”声称,父母幼年时的陪伴对孩童健全的人格养成至关重要。

贵族的孩子本都是交给侍女奶娘带,主母只负责安排衣食住行。长孙康宁得知自家儿子各有各的奇葩,便坚持自己带孩子,不肯假于他人之手。李世民也尽量每日都抱一抱孩子,给他念些有趣的历史故事“早教”。

虽然李乾现在已经在隔壁屋睡,但只要他生病,长孙康宁就会陪着孩子一起睡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