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雪豹(十七)(2 / 4)
庙修得金碧辉煌,面积特别大。
比如西藏最著名的景点布达拉宫,辉煌程度堪比皇宫。
喻以筠躲进一间寺庙,也不知道是哪个寺,总之非常热闹。
刚开春,许多当地人还有外来游客来到寺庙供奉,拨弄转经筒,祈求神明保佑,一切似乎跟普通寺庙没有区别。
趁着夜深人静,喻以筠从寺庙后方偷偷闯进来,看向大殿内慈眉善目的菩萨,心情实在有些复杂。
纵使经历过太多‘不科学’事件,喻以筠依然是个忠诚的无神论者,不信所谓鬼神。
虽然自己没有信仰,但喻以筠尊重所有正常的信仰,衷心希望所有神明,都能保佑自己虔诚的教徒。
曾经的藏传佛教,绝对不属于‘正常信仰’范围内。
藏传佛教有过一段至暗时刻,不仅将人分为三六九等,剥削底层人民的劳动价值,并且肆意剥削他们的生命价值,把他们当成‘会说话的牛羊’。
稍微看过历史资料或者民间传说的人,大概知道藏区佛教的‘昔日辉煌’。
当时人们供奉佛像,不止用香火,还有各种各样的‘法器’。
其中最著名的法器,当属‘阿姐鼓’。
单听名字,阿姐鼓好像少数民族穿着华美的妙龄姑娘,在腰间别着一面小鼓,和着银铃般清脆的曲儿。
实际上,真正的阿姐鼓是指用少女皮肤做成的鼓。最好是天生不会说话的少女,代表她们从未说过不敬神明的话。
倘若少女不是哑巴,他们会割下少女的舌头,再用两个人头骨作为鼓身。
除了阿姐鼓之外,供奉的法器还有人骨片制成的衣饰、108颗人体眉骨制成的念珠、用哀怨之人腿骨制成的笛子,还有用人头盖骨做成的碗……
喻以筠穿过大殿,望着一座座宝箱森严的佛像,幻视它们曾经身上挂满法器的模样。
大家知道,神明本身没有错。
这世上,最可怕的永远是人心。
1951年,被称为‘金珠玛米’的解放军来到西藏,才让‘会说话的牛羊’成为这片地方的主人。
随后,新政府废除的农奴制,禁止使用所有人体法器。
被收缴的众多法器,如今还陈列在展馆里。
喻以筠突然停下,蹲坐在大殿中央。
假如他用人的姿态来到这里,恐怕会单纯同情那个时代。
现在不同。
被献祭给神明的岂止是奴隶?
古往今来,有千千万万的动物,被打着‘祭祀’名义剥夺生命。
‘低贱’的动物,真的能够换来神明普渡重生吗?
喻以筠仰着脸,对上佛像那双半闭半睁的眼睛。
如果神佛存在,什么时候能让生命真正平等呢?
喻以筠冒出这个想法,突然有些愣住。
当了好几辈子兽,自己的人性还没有被彻底磨灭。
并不是因为他无法以野兽的方式生存,而是喻以筠意识到:
自己心中还有希望,还可以许愿。
唯有人,会在黑暗时希望光明。
他喜欢自己保留的人性。
最终雪豹没有祈求神佛实现自己的愿望。
他太清楚,这件事的主体不在佛。
‘人’这一生物内部都没有实现平等,用各种标准进行阶级划分。
想让他们放下自傲,平等看待每个绝无仅有的生命,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猪咪重新绕到寺庙后方,找了块平坦隐秘的地方睡大觉。
中午,他被吵吵嚷嚷的说话声吵醒,才发现自己挑的地方恰好是通过后山的入口。
游客们被挡住去路,又不敢随便靠近雪豹,隔了好几米偷偷拍照,同时问庙里修行的人。
“他是你们养的猫吗?”
“不是。”修行者摇摇头,“他受到佛祖感应,已经来了好几天了。”
“喵嗷?”喻以筠诧异。
某只猪咪以为自己藏得隐秘,没想到庙里人好几天前就发现自己了,却没有驱赶。
在修行者眼中,雪豹与普通香客没区别。
有个两鬓斑白的老妇人,慈蔼地问,“你想求什么?来生吗?”
“喵嗷!”喻以筠否认。
藏传佛教与印度教同样有‘来生’的观念,认为今生作为下等人吃苦,是为了来世当上等人铺路。
并非喻以筠不相信他们关于‘来世’的观念,而是猪咪知道自己的来世……
八成不知道去哪里当兽。
随遇而安吧。
猪咪懒倦地爬起来,往旁边挪了挪,把通往后山的路让开。
人群见雪豹这么乖,有个扎两个丸子头的小女孩,挣脱妈妈的手,哒哒哒跑过来递给他一根棒棒糖。
“妈妈说,好孩子应该得到奖励。”
“丫头,回来!”
妈妈三两步跑过来,拽住自家女儿,认真给她解释,“小猫咪不吃棒棒糖,他尝不到甜味,要吃肉。”
女孩把棒棒糖踹进口袋,摸索半天,掏出一个牛肉干。
妈妈养过猫,对猫科动物挺了解,“他也不能吃牛肉干,盐太多了。”
女孩不高兴,撅起嘴巴问,“我吃的东西,他都不能吃吗?”
妈妈没有生气,耐着性子问她,“小猫咪没有把自己吃的生肉喂给你,你为什么非要给他吃?”
女孩眨巴眨巴水灵灵的眼神,回答不上来。
“小猫咪不需要你分享食物,因为他和人类的食谱不一样。你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