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4 / 5)
皇帝这话是不想她实话实说啊,迟晚立刻道:“这是一游医给的药,我平日里是易染期吃的,昨日陛下吃了觉得好,今日我就都带来了。”
“咦?昨日陛下吃的不是救心丸吗?”
听到陈院使的疑问,她打哈哈笑道:“都吃了。”
“是吗?”
陈院使还要再问,一个太监快步走了进来,“陛下,皇宫外面来了几百个学子跪着,他们说……他们说……”
“说什么!”圣元帝呵斥道。
“他们说请求陛下彻查全大周的民田兼并案。”
“放肆!”皇帝一拍桌子,气得脸红脖子粗的,“混帐,那群混账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全大周的民田兼并,那不如直接说改朝换代算了。
皇帝气得一口气没上来,不停地咳嗽,陈院使连忙把药放进了圣元帝的嘴里。
迟晚伸手想阻止,结果他的动作太快了,喂到皇帝嘴里的那颗药,可是陈院使咬剩下的那颗药丸,这下子,陈院使的口水全到皇帝嘴里了。
陈院使也反应了过来尴尬地看了一眼迟晚,给了她一个请求的眼神,她只好装作什么都没看到的样子。
圣元帝吃了药,很快就平息了怒火,感受到药丸有用,他惊喜地看了一眼迟晚,然后对老太监成娇道:“去跟高正说,让他这个首辅去处理。”
见皇帝没有说直接对学子怎么样,* 迟晚松了一口气,想来是自己的药丸发挥出来了作用。
圣元帝挥手让陈院使离开,剩下的小太监也退了出去,寝宫只剩下了加上老太监成娇,还有迟晚三人。
“朕方才听你说,此药不能根治朕的病。”
迟晚行礼,语气沉重,“是臣没用,暂时只制出了这药。”
“暂时?”
“是,还有几味难以寻找的药,如果找到,或许效果会更好。”
不可能找到的,皇帝的病现代医术也无法根治,药方还是她得来的古药方,后来进行的改善,已是目前最有用的了。
可她不给圣元帝画个饼,怎么给自己增加筹码。
圣元帝刚刚吃了药,知道这个药的好处,要是制出效果更好的药,就算不能痊愈,能稳住也好。
“成娇,驸马需要什么药,你安排人去找,务必找到。”圣元帝感受到了希望,他最近复发的越来越多了,生怕自己哪次就昏迷不醒。
“说说,外面学子是怎么回事。”
小太监快速看了一眼迟晚,“启禀陛下,那些学子说,驸马一人顶住压力调查清远县兼并民田案,他们甚是钦佩,可兼并民田现象何止清远县一处,他们要求以内阁为首,驸马为辅,调查天下兼并民田的情况,望陛下还天下百姓一个公道。”
迟晚趁机道:“陛下,外面那些学子简直无法无天,不知陛下的难处,兼并民田历朝历代都有,陛下乃千古明君,已经很努力让大周百姓吃饱穿暖了,怎能在此时掀起大案,导致天下百姓不聊生。
她前面的话笃定兼并民田的存在,圣元帝刚想开口,就听她后面一阵夸,他脸上露出驸马懂朕的表情:是朕不想查吗?朕要以大局为重,不能查,此事非朕之过矣。
见圣元帝表情缓和,迟晚立刻提出要求,“陛下,恕臣说句不好听的话,内阁那些人谁在老家没有个万亩良田,臣听闻高阁老家有二十万亩良田,要高阁老去面对学子,说不好高阁老直接让人把学子们关入大牢,或是打死,到时伤的是陛下圣明,陛下,不如派个与兼并民田无关的人如何?”
她上来就泼了高正一盆脏水,当然,她说的也是真的,皇帝想让她做孤臣奸臣,她与众臣的关系越差,皇帝就会越信任她。
只是孤臣奸臣她可不想做,非要得罪众臣,那她就做不一样的孤臣,站在道德大义之上,站在百姓那边,她成为正义的代表,看那些人还怎么攻击她。
圣元帝却是不知她内心所想,满心沉浸在高正的事情上,“你说高正家里有二十万亩良田?”
他知道高正家田多,但二十万亩意味着什么,大周小的县城只有几万亩,大的县城也就二十万亩,高正没有封地,居然拥有这么多的良田,还不用缴税,简直是国之蛀虫。
圣元帝饶了高正的儿子,本就把两人的感情消耗光了,迟晚又把这件事捅了出来,圣元帝第一次对高正动了杀念。
迟晚装傻,“啊?陛下不知?”
旁边的成娇把头埋得更低了,他第一次见到这么虎的人,什么话都敢往外说,得罪了首辅内阁,等着被满朝文臣攻击吧。
皇帝从来都不是扛事的人,一旦事情发展超过了自己的预计,他会毫不犹豫地杀了迟晚,平息文臣的怒火。
迟晚倒是不以为意,皇帝活不了多久了,不趁现在壮大自己的势力,特别是虞九舟的势力,等他死了,还不是看谁拳头大,谁有话语权。
今年是圣元二十八年,皇帝死在圣元二十九年,她还给了圣元帝可以治好他的希望,哪怕是为了自己的命,他都舍不得杀了她。
圣元帝小抿一口茶,与兼并民田案无关的大臣,这还真不好找,满朝他居然想不到几个真清正的人,想到了官太小,未必能处理好。
圣元帝的目光落到迟晚的身上,对了,这不就是一个好选择,地位够高,学子们尊重,不怕得罪人,重要的是,他想让迟晚得罪人,“迟晚,你去。”
“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