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是因为有人在负重前行!(3 / 4)
毕竟他可是连考试都要被人弄的体质。
吃饭的时候,窦颖问道:“夏夏,我下午没空,要不要我带你去找凝凝玩?我刚刚问了一下凝凝,她在李扬老家呢。”
“好啊。”
姜半夏知道窦颖在想什么,毕竟窦颖也不是那种擅长撒谎的人,表现的已经很明显了。
……
江北。
李扬跟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坐在一块聊着天。
男子叫严生平,三十六岁,在江北当个副职。
两人天南海北的聊着,聊到了南北区域的划分,聊到了长江黄河的分界线。
李扬懂个屁啊,但是他能扯,并且哪怕说错了,也丝毫不脸红。
总而言之,聊了差不多一个多小时,他得出了一个结论。
对方大概率是文科生。
从气候聊到地理,最后才把话题引到江北身上。
江北毫无疑问是一个大城市,交通便利,无论是陆路,水路还有空中航道,在国内都是名列前茅的基础。
就交通条件来讲,国内确实找不到几个城市比江北好。
聊的差不多了,严生平开口说道:“听说李总要有一笔投资?不知道具体想要投资什么项目?”
他对李扬了解的有限,但知道李扬有钱,并且愿意投资。
只不过他不是什么投资都要的,毕竟他需要能拿出手的东西。
最好是不挤压江北本地企业的生存空间,否则对他来说有些鸡肋。
比如李扬过来投资一家食品企业……江北的食品加工企业,已经足够卷了,根本没有多余的市场分给李扬的。
这样的投资,对他来说反而是累赘。
“跟汽车相关的。”
李扬喝了口茶说了出来。
严生平平静地道:“嗯嗯嗯,这个不错……”
他并没有什么惊喜,因为国内的汽车零配件厂商同样很卷,不过放在江北,也算有用,无非就是能不能做起来。
如果能做起来,那么勉勉强强能对他有所帮助。
他最喜欢的,要么是具备一定的高端岗位,要么就是中低端岗位足够多。
高端岗位基本就是互联网科技,中低端岗位则是电子厂。
李扬想了一会,问道:“严哥,我这边有一些事,希望江北这边能够帮忙。”
严生平说道:“这是自然,为江北每一个企业家服务,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我们会竭尽全力帮助对应的企业解决对应的困难,这样大家才能合作共赢。”
“我这边当前需要解决的,就一个条件,想在江北拿一片不低于三百亩的土地,哪怕稍微偏一点也行。”
严生平问道:“莫非李总想要建厂?”
“对。”
“这……不瞒李总说,在江北一时半会还真找不到三百亩这么大的,李总非要这么大的规模,我想想办法。”
他肯定不会把话说死,哪怕听到李扬的要求之后,怀疑李扬是不是来骗土地的。
三百亩啊,这是江北,又不是小县城。
六月份江北总共拍卖出去大概一千亩土地,平均成交价在一百八十万一亩。
李扬张口就要三百亩,哪怕给他偏僻一点的位置,成本也不会低于一百万一亩,加起来就是三个亿。
目前李扬还不具备让他上来就给三个亿的基础。
李扬笑了笑点点头,“可以,我不是很着急。江北这边如果没有,我就去中州或者庐阳看看,不过庐阳那边可能跟我有一些竞争,江北的竞争压力小了些。”
严生平一愣,江北这边,汽车相关的公司,可多了去了。
尤其是各种生产零配件的公司,仅次于中州,但是比庐阳多。
他不在乎李扬这句话是不是故意的,因为彼此都有谈条件的权利。
“李总想要做汽车哪些方面的投资?”
“整车制造!”
“嗯?哈……冒昧问一句,您打算投资多少钱?”
李扬没有思考,就回答道:“首批资金在四十个亿上下吧,就是因为资金不是太多,所以土地方面,出不起钱,只能厚着脸皮找江北借了……”
严生平这才意识到,李扬刚刚说的那句话,并不是故意拿捏自己,而是他正儿八经的筹码。
四十个亿,整车制造,妥妥的绝世好活啊!
价值三个亿的土地,根本不算什么,他现在担心的是,李扬有没有能力做好这件事。
再不济,也得坚持几年。
他情绪高涨了不少,问道:“李总,你是想要造车?”
虽然这句话有些多余,但还是要问一下的。
毕竟整车制造出了造车,就是给别人做代工。
可谁需要代工啊?就算有,也不会找李扬这个在汽车制造业没有半点底蕴的人。
“对。”
“那李总是不是要收购一家有基础的车企?”
李扬笑着说道:“不需要,我这边主攻新能源汽车,跟传统车企有不小的区别,自行研发就行。”
李扬压根没打算自己什么都做,虽然自己做能够节约成本,不容易被卡脖子,但是那太浪费时间了。
他要做的是整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说直白一点,就是当个组装厂。
在具备一定基础之后,再自行研发一些东西。
国内是2018年才下定决心整合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为此魔都专门花费上百亿引进了特斯拉。
之所以让一家外企担任整合产业链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