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姜半夏的分析(2 / 3)
还有就是去楼下买菜。
王翠萍跟窦颖因为谁做菜,还客气了半天。
姜耀廷和李立坤,则是就李扬年龄问题交换了意见。
过完年才二十一岁的李扬,不到法定结婚年龄,至少要等到明年7月8号。
两家平静的生活,在这一刻开始泛起涟漪。
以前说归说,但谁也不知道两人最终能不能走到一块,能不能结婚。
现在,一切都已经提上日程。
夜里,李扬第一次光明正大的去姜半夏卧室,这也代表两家人正式面对了这份关系。
以前两人只能偷偷跑到新房那边,绝对不会让长辈亲眼看到他们住一起。
没看见就等于没有。
就好像婚礼的仪式感,并不仅仅是仪式感,而是让亲戚都见一面,将来离婚的时候有压力。
姜半夏靠在李扬肩膀上问道:“凝姐是不是也来了?家里住得下,要不明天让她也过来住?”
“她不太想来呢,已经在租房子了,反正我爸妈短期也不准备离开,能照顾好她。”
“嗯。”
姜半夏现在什么都不想了,双方家长就位之后,她也很踏实。
就是被关心的多了点,跟李扬之间私密空间少了点。
至少不能随处亲亲我我了。
第二天,李扬就去了学校,开启了自己大三下学期的生活。
每天放学之后就来这边,跟着家里人吃吃饭,陪着姜半夏聊聊天,顺带着处理一下公司的事情。
待了几天之后,姜耀廷离开,李立坤跟王翠萍也去薛凝租的房子那边去住,不过每天都会来看看姜半夏,还帮忙打扫卫生,买买东西。
生活进入了另外一个正轨,所有人都变得忙碌起来。
仿佛回到了之前那个为家庭奔波的时代。
无论窦颖还是王翠萍,她们都很久没有压力了。
即便是薛凝怀孕,对王翠萍来说,也远远比不过这一次。
……
极影汽车那边按照产能慢慢交车,网上关于极影汽车的测评开始多了起来。
第一批拿到极影汽车的,天天都被一些媒体预约试驾,每一次都能挣个万把块钱。
渠道多的,早就已经把车钱挣回来了。
三月底,万柳资本第一轮融资也顺利结束,卷积集团以一百八十亿,拿走了万柳资本6%的股份。
而万柳资本即将要IPO的消息,也传了出来,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因为……基金公司很少上市。
私募想要上市,很多条件都得满足公募的要求。
那样对私募来说,几乎做不到。
而公募基金想要上市,就简单多了。
可惜……上市对于公募基金来说,是个鸡肋。
规模小了,满足不了上市要求。规模大了,稳赚钱的项目,干嘛要上市?上市就代表把利润分给别人,基金公司旱涝保收,谁愿意去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基本上能把公募做到具备上市资格的,都不缺资金。
万柳资本这次的操作,许多人看不懂,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四月初,万柳资本几支基金完成了清盘,包括之前的万柳全球精选。
取而代之的是另外一支基金,万柳全球配置一年封闭混合,正式发行,五月一号封盘。
购买极影汽车的用户,积分可以兑换。
李扬顺利考下了从业资格证,以合作的方式,入职了万柳资本。
他还在读大学,没办法签订劳务合同,只能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进来。
不过该拿的钱不会少。
他率先就把万柳资本的自有资金配置了进去,随后就是耐心等待别的资金入场。
反正净值从这一天就开始跑了。
他主要持仓的股票就是英伟达,波音,特斯拉,微博,阿里。
五十亿美元的额度,很容易就塞进去了,只是操作时间长了点,每天买一点。
姜半夏在李扬开始操作之后,就经常过去看着。
一直到夜里十二点才回去。
而李扬那边要待到凌晨三四点才离场,回去之后也没去姜半夏那边,而是单独找了个房间休息。
窦颖目睹了这一切,就工作上来说,她很佩服李扬,这么多公司能处理过来,好像永远都有精力一样。
姜半夏也是,明明怀孕了,甚至最近还出现了一些孕吐反应,偏偏要跟着过去,从九点一直待到夜里十二点。
她不明白,两人都已经不缺钱了,为什么还要这么辛苦。
做大做强可以理解,但人生不应该只有工作才对。
总的来说,李扬对生活的态度,她还是很满意的。
对姜半夏也好,基本上都是宠着,任何时候都没见他发过脾气。
李扬为此,缺席了不少上午的课程,因为他在补觉。
姜半夏每天醒来,都会复盘李扬的操作。
不复杂,甚至可以说非常简单,哪怕一个新手过来,都能做到他这一步。
可她不是新手,更能看出李扬这么操作,背后的意义。
简而言之,李扬的操作,极其有目的性,旁人会忽略掉最重要的一点,她不会。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选股,定方向。
李扬轻描淡写的就把最难的过程确定了,他的思考方式肯定跟别人不一样。
这些股票逻辑是什么?
绝对不仅仅是看资金面那么简单,资金面也没什么出奇的。
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