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共存亡(修)(1 / 4)
这一晚, 两人相偎而眠,睡了好一会儿, 虞璎却觉得心里有些乱,不太睡不着。
她听程宪章呼吸也平稳,便开口问:“你睡着了吗?”
程宪章睁开眼,侧身抱住她:“没。”
虞璎劝道:“你昨晚都没睡,今晚快早点睡,没什么好想的,反正也和我们无关。”
“嗯, 你要好好休息,快睡吧。”
虞璎靠在他怀中, 慢慢睡去。
程宪章在等着寺院丧钟, 丧钟一响, 他便要起身穿上丧服前往宫中,只怕家中没有麻衣, 还有临时去买。
就这么不安了半夜, 竟一夜平静,直到他第二日醒来。
昨日一早本该有大朝会, 因皇上重伤而作罢了,今日当然也不会补上, 他还是依时间起来,读了会儿书,去往御史台办公。
御史台大小官员也都知道了皇上重伤、已交代后事的消息, 氛围都有些低沉,所有人都明白,随时将有国丧。
与此同时,赵王府那边开始热闹起来, 许多人往赵王府去拜访,平日闲散的赵王也忙碌起来,亲眷故旧都开始热络。
赵王忍不住露了几分春风得意之色,红光满面;萧峻果真是皇上看中的储君,却比他父亲聪慧许多,自皇上卧床就守在身旁尽孝,未有片刻歇息,让人赞许。
皇后虞瑶这几日深受打击,满面忧虑,比皇后更忧虑的是苏如月。
似乎老天爷觉得前五年让她太顺了,这两年竟是噩耗。
先是女儿夭折,再是盛宠不再,被皇后压了一头,现在皇上竟要驾崩了,还选萧峻做了储君。
偏偏……她曾得罪过萧峻。
那时候萧峻对她表露过爱意,她权衡再三,始终不能接受自己要嫁给一个不得势的王府庶子。
后来她偶然见到了皇上,又得知虞璎要嫁程宪章的原因:因皇上有意提拔寒门,程宪章前程一定不会差。
她突然意识到,自己祖父被提拔,也是因为并非出自望门,若自己有意进宫,定会得到荣宠。
所以在几经思虑挣扎后,她选择了进宫。
只是这个决定自己虽深思熟虑,却从未和别人提起,包括当时想娶她的萧峻。
所以萧峻是在一边计划向她家提亲,一边得到她进宫的消息的。
不像虞璎来找她质问,萧峻根本没来找过她。
但她明白,他对自己也有控诉,只是没像虞璎那样表现出来而已。
其实她选对了,短短六年时间,她做到了贵妃,甚至差一点就能登上后位……可惜变故来得这样快,小公主被害死了,皇后又复宠了,如今,皇上竟要宾天了。
那她怎么办呢?
萧峻会怎么处置她?皇上天生阳气不足,后宫所有人都无子,皇后或许可以免于出家,她这个妃子呢?
出家,还是留在宫中,全在朝臣或新帝一念之间。
苏家自诩清高,家族力量过于薄弱,到时朝中肯定没什么人能替她说话,便只看新帝的意思,他说前任贵妃该送去崇和寺,那她就得去。
那往后余生,便是青灯古佛,凄楚度日。
她看着镜中,摸了摸自己一头乌发,怎么能,她怎么能接受这样的结局,她才二十五岁!
宫中已在赶制皇上殓服,上下一片忙碌和哀痛,谁都知道,下许就在下一刻,便有皇帝宾天的消息传来。
苏如月觉得自己若要有所打算,就得赶紧。
皇帝一旦断气,也许一切都晚了。
皇帝再次昏迷后的第三日下午,苏如月去侍疾,便遇到了日夜守在皇帝身边的萧峻。
见她进来,萧峻及时行礼,朝她道:“臣先行退下,前往偏殿查阅奏疏,娘娘若有吩咐,可随时传唤。”
苏如月回道:“二郎有心。”
萧峻在偏殿内,看着面前中书省送来的奏章,却有些看不下去。
自他受命监国,中书省便将日常奏章都送来了他这里,上面已有草拟意见。这是中书省的客气,他当然不会现在就大行皇帝之权、自以为是地批阅,他只是看一看,一切都按中书省的意思来。
所以这些东西他看不看也无所谓,从监国,到真正登基,再到全权处理国事,应该还有一段时间。
就在他对着奏章出神时,门响了一下,外面传来苏如月的声音:“二郎,听闻二郎近日在此暂歇,不知被褥碳火是否足够?”
萧峻去打开了门。
“见过娘娘。”萧峻道。
门外只有苏如月一人,她进门来,问他道:“我照管着宫中寝居,近来皇上病重,宫中繁忙,怕宫中内侍一时怠慢二郎,特来看看,二郎这儿是否有欠缺的可同我说,我去筹备。”
萧峻冷着脸,沉声道:“多谢娘娘记挂,并无欠缺。”
“那就好。”苏如月说着,将手中两本书递给他:“二郎日夜守在病床前,怕是烦闷,这是我往日看见了抄录的,给二郎闲暇时翻一翻。”
萧峻一看,那是两本兵书。
作为一个后妃,怎么会有兵书?很明显,这是特地给他的。
因为他爱好行军打仗,喜欢读兵书,从前和她提过,想入军效力,只是他父王不肯,那时的皇上也不会让他有出头之日。
他没有去接那兵书,只是看一眼,然后看向苏如月,问:“娘娘这是什么意思?我是时来运转,成了储君,近日有意奉承的多不胜数,娘娘也成了其中一员?当初娘娘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