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送乌行(4)(4 / 5)
似乎是在呼应窦濡的想法,在都速五调度十几里外的后卫未到,都蓝不得不严厉呵斥,让部队往回上马,并终于起了点效果的时候,整齐的鼓声猛地在营地深处响起!
继而无数崭新的旗帜在内层蒙了涂泥毡布栅栏上方立起、摇晃。
接着是辕门大开,大股黜龙军吐出新钱,放声喊杀,开始朝着失去的阵地发起反击!
说反击其实有些不够准确,因为首当其冲的,依然是那些手无寸铁的俘虏,甚至是牛羊居多一些,而更外围,都蓝刚刚还在催促自己的王庭精锐们往回撤,此时又被人顺势一冲,哪怕是没有多少实质交战,却居然被立即冲动,而且是全无建制、混乱的往外滚!
眼见如此,被卷在其中都蓝只觉得脑子空白一片,一时间竟不知道是该继续催促部队往回走夺回马匹,还是该号召他们回身敌住黜龙军?
然而,吊诡的是,在表面上失去思考能力的同时,都蓝内里居然有一丝清明的,他清楚的意识到,这些反击并不是关键,关键是黜龙军此时连续而有序的反击姿态推翻了他之前所有看似果决的判断!
人家早有准备,就是要引诱你,吊着你!然后准备吃掉你!
自己一开始就中计了?!
失去指挥能力的都蓝,其实客观上做出了指挥选择,大部队在踩踏、伤亡与混乱中狼狈往外去,不少精明的巫族骑士第一时间尝试夺回坐骑……对此,白狼卫不敢恋战,按照战前要求,纷纷上马,尽量驱赶着马匹往西南面逃散而去。
这个时候,都蓝看到了有人逆流而来,挤到自己身边,然后不顾礼仪拽住自己的胳膊努力来问:“可汗!可汗!现在这个样子,黜龙军肯定是早有准备的,最起码对咱们的突袭是想过预案的……可若是如此,若是如此……为什么到现在他们外围的那些战团、营头,那些多是李定武安旧部的精锐,全都没有消息呢?他们去哪儿了?!”
他们去哪儿了?!
这个问题如一道炸雷一般将都蓝炸醒,其人望着提醒自己的窦濡,几乎是脱口而出:“我的大营!他们要断我们后路!我的战马……我……”
上午时分,被积雪覆盖且还在下雪的淯阳郡境内,一支部队正在艰难的行军——这是一支标准的混合杂牌黜龙军。
为首者是內侍军首领、大头领领行军总管王焯,他带着一营內侍军;副手是芒砀山盗匪出身的范六厨,他带的自然是一营芒砀山老底子改编的部队;此外,隶属于徐州行台、刚刚临时得署的头领郭祝也在队伍里,他麾下部队最多,却是刚刚招降的三千淮南军。
七千人的部队,前日早间从淮安郡郡治比阳出发——內侍军的二号人物余烩带着一营內侍军留在了那里,而前日的天气还算妥当,阴沉了半日却没有下雪,官道上也被之前经过的主力部队临时清理过,所以行军非常顺利,他们当时一路走到了淮安郡最西北面的真昌。
但是,昨日一早再从真昌出发的时候,部队就开始变得艰难起来。
一来,自然是因为又他娘的下雪了。
二来,如果说之前路程里算是在控制区内行军,本地官府可以发动徭役除雪,可以沿途组织后勤供应,可过了真昌,再往西北面的目标淯阳郡走,可就没人管了,道路上到处都是积雪,还有前军抛弃的杂物,一脚踩下去,软的软硬的硬,一时没到小腿,一时又直接滑倒。
至于什么干粮发凉,一整日行军到晚上才能进城烤火什么的,更是在消耗着所有人的耐心与精力。
只能说,委实辛苦。
这还不算,范厨子在中间看的清楚,新降的淮南军倒也罢了,又是降人又是淮南人的,畏惧下雪还能理解,理论上作为主心骨的內侍军上下好像也都无精打采,士气低迷的样子。
是许多军官没卵子的缘故?还是隔着七八年依旧记着当年冒雪南下那一遭呢?
想到这里,范厨子也觉得无力,好在此行的目的只是去接管被争夺下来的淯阳、南阳一带的城池,具体来说是要去淯水对岸淯阳郡向城县,在最前面推进的自然是单通海、伍惊风、牛达这些人和他们的精锐,还轮不到他们这些改编次数都要少两回的末流杂牌打仗……自然也没资格抱怨。
中午时分,雪花稍驻,他们来到了封冻的淯水,毫无波澜的跨越了这条直通南阳腹地的河流,抵达了对岸官道上的一处三岔路口。
这个时候,行军总管王焯发现了一些情况,喊来了范六厨跟郭祝,展示了一件东西,具体来说一辆被遗弃的坏掉的独轮车:“这车子不对……我们的地盘都是平原,军中、民间现在都是双轮板车,只有关西人出入武关道,才会用到独轮车。”
范厨子跟郭祝都有些懵。
随即,范厨子忽然去道边用手刨雪。
旁边郭祝则谨慎来问:“总管的意思是,这条路上有关西人?来的这么快吗?”
“自然,而且是成建制的部队,不然没必要带后勤随军。”王焯肯定道。
“应该过去没多久。”范厨子也站起身。“雪盖的车辙不太厚……可能是昨天,也可能是今天,确实人挺多,但大略的踪迹还是被盖住了,不好具体分辨。”
郭祝还是有些紧张:“那我们是不是该快一些,把向城抢下来再说?这样也算锁死他们后路?要不要让淮南军伪装一下,万一向城有驻军的话想法子骗开?”
“不必。”王焯眯眼望向沿着淯水官道的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