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屈大夫倒拔垂杨柳(不……(2 / 4)
方地段好,近年来房价又在上涨,这是下金蛋的鸡,怎么可能卖掉?”
说完这句,又支使着丈夫出门去买冰酪:“只要冰酪,不让他们往里头搀果子,谁知道他们那果子切开多久了?家里边有新鲜的,现吃现切。”
汪厚成任劳任怨地去了。
金银蹄膀需要大火候,天还没亮,汪太太就起身,亲自到厨房里调配香料,下锅给炖上了。
金银蹄膀的“金”,指的是火腿的金色,而那个“银”字,指的则是炖烂乎了的猪肘。
猪肘香糯,火腿咸鲜,加一把冬笋干,出锅之前再切几条翠绿的莴苣条进去,便十分美满。
大公主跟庞君仪美美地吃了一顿。
汪太太又切了甜瓜和梨子的小块儿,剥了半碗葡萄,混在一起,最后浇了冰酪在上头,让几个小姑娘用叉着吃。
庞君仪愁眉苦脸地说:“我听说龙川书院十天就要考一次试,叫做旬考,这一旬没有,还是因为刚开学的缘故,下一旬就有啦!”
大公主和汪明娘都是刚听说这事儿,齐齐变了脸色:“什么?”
庞君仪见状,又说:“你们还不知道吧?不只有旬考,还有月考,还会用第二次月考的成绩重新分班!”
大公主与汪明娘顿时觉得自己在一班的那把椅子岌岌可危起来。
庞君仪很认真地点点头,跟她们说:“我哥哥和我表姐都在龙川书院念过书,一直都是这样的。”
再回忆一下,又补充说:“用太太们的说法,就是说从小的时候就开始考试,考成习惯,那到最后真正上阵的时候,才会不慌不忙!”
汪明娘很好奇地问她:“你表姐现在在西园吗?”
庞君仪摇摇头,一脸与有荣焉的骄傲:“她通过了小金榜试,到东都教书去了!”
汪明娘由衷地“哇塞!”了一下。
想了想,又带着点小孩儿的攀比心,说:“我堂兄也很厉害,他才十七岁,但是已经是举人了!”
庞君仪面露崇拜:“哇,好棒哦!”
两个小姑娘又齐齐扭过头去,看向一直没有说话的大公主。
大公主:“……”
大公主焦虑不已地握着叉子,心想:死脑子,快想啊!
我们家有什么人在教书,亦或者有什么人中过举人和进士?
糟糕!
一个都没有!
她的外家承恩公府就没出过什么有才名的年轻人,纨绔榜上倒是卷卷有孙名。
宗室这边儿,也很单薄。
大公主稍觉窘迫地沉默了一会儿,还是放弃了编瞎话的想法。
她老老实实地说:“我没有在教书的亲戚,也没有堂兄堂姐……”
汪明娘吃了一惊:“宝珠,你居然没有堂兄和堂姐?”
“是呀。”大公主仔细地想了想,确定真的没有。
想了想,又补充说:“但是我有个小叔叔,还有堂姑和堂叔!”
庞君仪迫不及待地问她:“他们都在干什么呀?”
大公主的心情更糟糕了:“……”
反正没有在教书,也没有在考取功名……
汪明娘和庞君仪从她的沉默当中读懂了什么,脸上不免有点讶异。
只是很快又宽慰小伙伴说:“没事儿,宝珠,你可以做第一个呀!”
大公主握着叉子,搜肠刮肚地想了想,忽的眼睛一亮。
她赶忙说:“但是我有一个很厉害的姨母,她会写书!”
汪明娘:“!!!”
庞君仪:“!!!”
两个小女孩儿被炫到了,异口同声道:“你姨母会写书?!”
汪太太都吃了一惊!
跟写书比起来,教书也好,举人也罢,瞬间全都黯淡了。
她由衷地道:“真是女中英华啊!”
又问:“宝珠,你姨母写的是什么书?”
这事儿大公主就不甚清楚了。
只是叫两个小伙伴跟汪太太,三双眼睛一起注视着,她又不愿意让人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懂。
当下就煞有介事地说:“姨母的书房里摆着墙一样高大的书架,她说要把上面所有的书都看完,才能把那本书写完呢!”
汪明娘:“!!!”
庞君仪:“!!!”
汪太太:“!!!”
三人不明觉厉。
好,好厉害啊!
等到分别的时候,大公主和庞君仪一板一眼地通汪太太行礼,感谢她今天的盛情款待。
庞君仪还效仿汪明娘,很热情地邀请她们:“下一旬休假的时候,到我家去吃饭,我都跟我阿娘说好了!”
大公主怀着点小小的焦虑,跟汪明娘一起应了。
她心想:汪明娘已经请过客了,庞君仪下一旬也要请,那下下次,怎么也该轮到我了呀!
可是我又不能领着她们进宫去吃饭……
再想到刚才在汪家的议题,又觉得很憋屈。
大公主烦烦地坐上马车,板着小脸回到了九华殿,好像被人欠了很多钱似的。
贤妃瞧见,还觉得奇怪呢:“出门的时候不是还挺高兴的吗,这会儿怎么耷拉着脸?”
她关切地问女儿:“去朋友家,玩的不高兴吗?”
大公主一把丢下自己背着的小包,叉着腰,恨铁不成钢地看着母亲。
“阿娘,我们家的人怎么都这么不争气?”
她气呼呼地在殿里边转了几圈儿,最后又绕回到贤妃面前去:“承恩公府的人都不争气,小叔叔和堂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