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玩儿,你就玩儿吧!……(3 / 4)
取信于民,这次的事情,不要闹到明面上去,惹得民间议论。”
让主考官去查可能有的舞弊嫌疑。
屈大夫心知这是天子对于自己的信重,毕恭毕敬地应了声:“是。”
屈大夫跟淮安侯走了,圣上又垂眸去看底下涕泪涟涟的承恩公。
说实话,现在这个舅舅,对他来说,已经没有太大的用处了。
但要是直接料理掉,又似乎稍显冷酷。
尤其这次的案子还定性不能公开……
圣上摸着下颌,短暂思忖的功夫,忽然间觉得衣袖似乎被人扯了扯。
他低头去看,就见大公主不知道什么时候到了近前来。
她小小声地叫了句:“阿耶!”
圣上叫她给逗笑了:“怎么了?”
大公主仰起脸看着父亲,满目希冀地问:“阿耶,你要处置承恩公府的人吗?”
圣上不答反问:“你怎么会关心这个?”
贤妃同承恩公府之间的关系很冷淡,大公主也亦如是。
他觉得,女儿不像是会关心承恩公这个外祖父的样子。
大公主笑眯眯地说:“我跟岁岁打算做一个表格出来……”
她打算把承恩公府当成试验田!
阮仁燧适时地说了韩王妃的诉求。
圣上略微思忖一下,便察觉到了这事儿的好处。
他来了一点精神,兴致勃勃地问大公主:“是谁想出来这个主意的,你吗?”
大公主没有居功,特别高兴地说:“不是我,是阿好!”
圣上会意过来:“哦,田氏的妹妹……”
他有点小小的讶异。
真没想到,田氏那么一个愚人,妹妹居然很有智慧。
不是聪明,是智慧。
会学习,亦或者擅长学习,并不等同于具有智慧。
后者远比前者难得。
圣上忽然间来了兴趣。
他摆摆手示意承恩公暂且退下,自己又摘了片薄荷叶子放在嘴里咀嚼。
同时问他们:“你们的表格,做到什么程度了?”
在知道才刚开始之后,就叫人去找阿好过来:“在这儿做,我听听看,你们都是怎么想的。”
……
阿好过来的时候,脸上稍微带着一点忐忑。
她其实有点惧怕圣上。
大公主不怕圣上,是因为她知道那是自己的父亲,而父亲宠爱她。
可阿好有什么呢?
她只能见到失宠之后、不为上爱的姐姐,并且间接地在姐姐身上感受到了什么叫做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当然,她现在还不能用这么复杂的词汇来形容自己的心情,但意思总归是一样的。
圣上看出来这小姑娘的忐忑了,只是也不在乎。
他笑了笑,打个哈欠,叫她过去跟两个孩子一起坐:“不要拘束,去跟他们俩一起玩吧。”
阿好很规整地向他行了一礼,这才学着阮仁燧和大公主的样子,脱掉鞋子,坐到了地毯上。
……
大公主年纪虽然小,但还是很有条理的。
因在宫里的时候,专门有女官教授着她了解朝廷内外的机构和家族,是以她对于神都城内的门第结构存在着一定的了解。
“九家公府放在一起比较。承恩公府虽然也是公府,但是就不加进去进行讨论了。”
大公主专门跟弟弟和阿好解释这件事情:“不是因为承恩公府是是我的外家,所以我偏心,只是那九家公府都已经传了很久了,跟承恩公府不一样。”
以镇、安、宁、定为首的九家公府,是高皇帝所设,沿袭至今,祖辈积蓄深厚,不是承恩公府这样凭借太后娘娘而发达的新贵门庭所能比拟的。
阿好明白她的意思:“承恩公府应该被分到外戚堆儿里边去,是不是?”
她问两个小伙伴:“是叫外戚吧?”
阮仁燧和大公主一起点了点头:“不错!”
三个小孩儿从皇室的角度出发,给神都城内大大小小的家族进行了分类。
距离皇室最近的宗室,韩王府、武安大长公主府,乃至于还没有娶亲的齐王。
再之后是外戚,承恩公府、定国公府、夏侯家和田家。
阿好听得稍觉虚幻——她一直都觉得“外戚”是一个很高大上的词汇,万万没想到居然还能跟田家挂上钩?
大公主自有自己的一套标准:“田美人生了小妹妹呀,田家作为公主的外家,当然也属于外戚啦!”
宫里边其实也有位分在田美人之上、德贤二妃之下的妃嫔,但是因为没有产育,所以没被划分到外戚的行列之中。
宗室、外戚之后,就是勋贵门庭了。
九家公府是一个档次,十二家侯府是一个档次。
再之后就是太宗功臣、世宗功臣,林林总总地列了出来。
勋贵之后,才是朝中文武官员。
大公主想的其实已经很周到了:“政事堂的宰相们,再加上御史大夫,是第一栏,尚书们和九卿们是第二栏……”
阮仁燧适时地提醒她:“大姐姐,不只有这些人,还有神都之外的都督和刺史们。”
都督已经是封疆大吏,又分为上、中、下三等,上都督官从二品,甚至于超越了三省的宰相们。
不过这个职位极少授予臣下,往往都由亲王遥领,也就是了。
大公主吃了一惊,叫人去把地图取来,从头到尾对照着看了一遍,惊觉自己先前想得太简单了。
好多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