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德妃小声教训他:“岁……(2 / 5)
朱皇后的近侍女官脸上带着泪痕,出来同太后娘娘行了一礼:“皇后娘娘的精神好一点了,还有几句话想说……”
太后娘娘轻叹口气:“叫她说吧,我跟皇帝,乃至于相公们都在这儿听着。”
近侍女官又去里头传话。
过了会儿,朱皇后虚弱的声音断断续续地传了出来:“太后娘娘,陛下,我年轻德浅,只怕不能再继续担当中宫之责了……”
近侍女官又去外头,把这话全须全尾地复述给宰相们听。
太后娘娘轻轻说:“你是个很好的皇后,恪尽职守,有母仪天下的风范,选你入宫,是件再正确不过的事情。”
朱皇后似乎是笑了一下,很快就咳嗽一声。
紧接着说:“我领头编纂的那套书,现在还没有完成,我过身之后,可以让费尚仪领头,闻昭仪襄助,共同将此事完成……”
太后娘娘应了声:“可以。”
嘉贞娘子与闻昭仪一起拜谢,应声称:“是。”
朱皇后又说:“费尚仪年轻,主持此事,只怕力有未逮,还请母后再升一升她的品阶,以平息日后可能会有的纷争吧。”
太后娘娘微微颔首:“嘉贞如今是五品尚仪,依你所言,给她个四品的官衔挂着,也就是了。”
嘉贞娘子叩首谢恩。
太后娘娘又问起别的事项来:“内庭诸事,又该如何?”
话音落地,跪在底下的妃嫔们几乎同时都提起了心弦!
朱皇后缓缓道:“我心里边一直都记挂着一件事情,田氏为陛下诞育了公主,却只是美人,位分似乎太低了一些……”
她略微顿了顿,才继续道:“就升为婕妤,您以为如何?”
太后娘娘应了声:“可。”
田美人受宠若惊,一时悲喜交加,不由得流了眼泪出来:“娘娘仁慈,妾身百世难报!”
朱皇后又说:“德妃作为中宫之下的正一品内命妇,修书讲学,垂范天下女眷,也可以进一进她的位分。”
话音落地,别说是其余人,连德妃,甚至是阮仁燧都愣住了!
进一进德妃的位分?!
朱皇后大抵也知道事关重大,所以此时此刻,问的不仅仅是太后娘娘,也有圣上:“母后与陛下,以为此事如何?”
圣上简短地应了句:“可。”
太后娘娘声音平稳道:“那就依你所言,擢升德妃为贵妃吧。”
妃嫔们全都惊住了!
德妃自己也惊呆了!
关键时刻,还是阮仁燧反应过来,飞速地用胳膊肘儿拐了她一下,小声提醒她:“阿娘,谢恩呀!”
德妃打个激灵,回过神来,赶忙拜谢:“皇后娘娘厚爱,妾身没齿难忘!”
帘幕外边,政事堂的相公们对此事倒是有着另一重想法。
要说朱皇后做这个决定之前,从没有跟圣上亦或者太后娘娘通过风?
这是绝不可能的。
也就是说,擢升德妃为贵妃这事儿,其实早就已经在最顶层那里通过了。
再回头想想,先前太后娘娘让德妃给外命妇讲书,其实就是在为这事儿埋伏笔了!
也就在这电光火石之间,宰相们悄无声息地对视了一眼,都在同僚们眼底看出了相同的猜测。
圣上不会再立继后了!
若非如此,有什么必要提前抬一位贵妃出来?!
再循着这条线来想想,或许朱皇后其实早就卧病了,只是一直没有公之于众罢了!
冷不丁一个消息砸过来,德妃险些当场晕倒,即便是谢了恩,但脑袋里也还晕晕乎乎的呢!
她晕乎了,朱皇后却没有。
她的安排还在继续:“贤妃最早侍奉陛下,又诞育了皇长女,性情温柔妥帖。”
“贵妃有了历练,行事练达,也可倚仗……”
“只是我想着她们二人毕竟年轻,处置宫务,还是得有个经验丰富的人领着才成……”
如是讲完之后,朱皇后声气有些虚弱地提议:“请大尚宫、贵妃、贤妃共同执掌宫权,太后娘娘、陛下以为如何?”
圣上与太后娘娘如先前一般,出声应了:“可。”
让大尚宫与贵妃、贤妃共同执掌宫权,这事儿倒并不是很出人意料。
前者有圣上的信重,又资历深厚。
后边两位是朱皇后之下位分最高的妃嫔,理所当然。
闻昭仪跪在贤妃后边,有那么一个瞬间,意识模糊,两耳嗡鸣。
她直到现在,才意识到当日在翠华山行宫时的画蛇添足意味着什么。
她没有通过朱皇后,亦或者说是圣上设置的考验。
而田美人通过了。
所以田美人被晋升为了昭仪。
而她则失去了同贵妃和贤妃一起共同执掌宫权的机会。
当日在翠华山,当侍从悄悄禀告,说齐才人有要紧之事,意图禀告给她的时候,她毫不犹豫地跳脱了这个陷阱,将此事禀告给了朱皇后。
朱皇后夸赞了她。
只是与此同时,闻昭仪也在想:一个被驱逐出宫的才人,真的有能力在到了行宫之后,收买人手,将消息送到她面前来吗?
再去想近来太后娘娘对于德妃的厚爱,她猜想,或许宫里边即将发生什么变故了。
而此时此刻联系她的齐才人其实并不是齐才人,而是一张考卷。
那么,参与考试的人会有谁?
初入宫廷的她,还有——身份其实并不匹配位分的田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