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龙堂派出所,杜伦(2 / 3)
有的紧张。
反正上面怎么说就怎么办,若有部分民怨,自有帝城的领导处理,该安抚安抚,该赔偿赔偿。
眼下,抓人最重要。
……
“警察同志,我们是旅游船,船上的每个人……”
“别废话!马上停止开船!船上所有人的身份都要核实,核实完毕后我们会上报,领导让走才能走!”
……
“领导,船上是化肥啊!”
“化肥不能藏人啊?耽搁几个小时化肥能变质?全卸下来!”
“全……卸下来?刚装上去啊!”
……
“我们的邮轮只是暂时停靠,马上就要走了,船上近三千人啊。”
“你就是三万人,也得接受盘查!让开!所有人登船!一寸一寸的查!”
海岸线所有官商全都蒙了,不知为何突然冒出这么多警察封海,到底查什么啊,查毒品也没有这么大阵仗。
有人打电话向上询问,得到的回应是配合。
公安并非一家独大,很多时候不是说查就能查的,而且还闹出了不小的动静。
这说明,负责此案的绝对不是一般单位,可能涉及到了帝城,否则的话肯定中途喊停了,时间久了会出大问题。
……
当晚八点。
龙堂村。
龙堂村是滨城的一个沿海渔村,是至今唯一仍保持传统打鱼作业的渔村,位于滨城新区。
南北一百五十公里的海岸线,这里是最后一个渔村了,村内约有八十多艘渔船和百余名渔民依靠打鱼为生。
这些渔民多年来仍然保持着传统的打鱼作业方式,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技术上也有了相应显著的变化,比如渔船装备了探鱼器,装备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定位系统,大大提高了捕鱼的安全性和效率。
每年的五月到九月是休渔期,期间渔民进行休养生息和设备维护。
当前季节虽然寒冷,但龙堂村的村民还是会出海捕鱼,滨城甚至还有冬捕节。
巧合的是,龙堂村附近的派出所就叫龙堂派出所。
对于突然禁止出海的通知,龙堂村村民还是心有不满的,好在已经过了中午,对今天倒是没有太大影响。
龙堂村的捕鱼时间是早晨和中午,过了下午三点,渔民便不会再出海了。
但明天怎么办?
明天能出海捕鱼吗?
此时龙堂村村民正围着中年民警问个不停,该民警负责这片已经有二十年了,几乎和龙堂村每个人都混的很熟。
中年民警的旁边站着一名年轻民警,也就二十六七岁刚入职几年,两人算师徒关系。
“大家放心!上面有通知了我一定及时和大家说!”中年民警提高音量,“切记,在此期间一定不能出海,什么原因都不行,否则是有可能进监狱的!明白吗?!
监狱里边可是很苦啊,还会影响到你们儿子女儿、孙子孙女三代找工作,可千万别犯傻!”
有百岁老人瓮声瓮气道:“我孙子孙女都有工作了,重孙是四代,不怕,你先说为什么不能出海,否则我现在就去开船!”
他年龄很大精神头却不错,拄着拐杖还能自己走,身体很好。
中年民警:“……”
我凑,这是个BUG。
你都一百零几岁了,搁这凑什么热闹?
他看向自己徒弟,对方脑子活泛。
徒弟杜伦笑着开口:“老太爷,虽然你不用进监狱,且第四代一般不会受到刑事案底的影响,但在某些极端或者特殊情况下是例外的,比如涉及国家安全、涉及重大政治问题。
你怎么就知道,这个案子和我说的两件事没关系呢?”
百岁老人没什么文化,被唬住了,没敢说话。
要是重孙因此影响工作抹上污点,那他在家族里可就不是吉祥物了,自己也会自责后悔。
“行了行了,都散了吧!”此时村长发话了,“领导怎么说就怎么办,你们这么多话干什么?国家对我们村子的政策一直很好,你们哪家不是吃得好穿得好?现在需要帮助了,你们想当白眼狼啊?都给我回家!”
众人悻悻,觉得村长说的有道理,就算封海几天也没什么,没赚到的钱不能算损失要想开。
总不能平时享受扶持了,关键时刻翻脸。
那可真和刁民白眼狼没啥区别。
“老李,去我那坐坐啊?”村长邀中年民警。
李警官摆手:“算了我们也该回去了,记住,不能出海不能出海,知道吗?不然我找你。”
村长保证:“你放心。”
派出所离开,龙堂村渐渐安静下来,家家户户闭门享受温馨,少有外出之人。
时间缓缓过去,来到了夜晚十一点五十,马上就要零点了。
闻滔跟随一名青年偷偷摸摸穿越村子,前方不远就是海岸,海上有众多船只停靠。
“闲子,确定警察走了是吧?”闻滔在后面小声询问。
渔闲子是青年的外号不是真名,此人是龙堂村村民,父母早亡留下了房产和渔船,但他整天无所事事闲散度日,经常惹事,还因为变相敲诈游客被拘留过。
因此,村里人给他取了个渔闲子外号,是调侃,也是斥责。
久而久之,大家连真名都忘了,他本人也无所谓,索性认可了【渔闲子】这个名字。
附近道上,渔闲子三个字还是小有名气的。
渔闲子说道:“我出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