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宁哥儿的番外(下)(3 / 4)
因他曾经在府学读过书,最痛恨府学食宿环境,因此把官府额外的银钱都拿来养士子。
自然,还有一些七拐八扭走关系进来的,学风不好的,全部开除。
这些零零总总的事情很纷繁,但宁哥儿从不停歇,他顶多忙里偷闲去看看姐姐姐夫,但他们在守孝,自己总不好打搅。
又过了一年半,姐夫魏七郎准备起复,他们当然要去汴京候官。
姐姐同他道:“我们就先你们一步回汴京了,你们还有一年还是得回去的,到时候咱们再见了。”
这次姐姐她们回去是准备住在魏家的,到底皎皎和寔哥儿都大了,不好再住娘家。
不过,寔哥儿虽然自小由姐姐教导,但这孩子回来这几年,深受魏夫人喜爱,宠溺的不成样子了,也不知道将来能不能成才?
孩子学好不容易,变坏却是一瞬间。
当然寔哥儿也不是坏,就是开始变得有些太有富家子弟的习性。
宁哥儿想想要不要给娘去信,但是想着娘的为人,他就不说了。娘素来说的一句话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她觉得自己已经把姐姐渡上案了,甚至帮她把丈夫都帮到考中进士了,孙辈的事情就不会管了,毕竟儿孙自有儿孙福。
娘这个人十分有分寸感。
不过,他作为亲弟弟,还是得提醒一二。
姐姐则好笑道:“放心,等回到汴京看我怎么整他,唉,富贵之家,很难刻苦啊。”
说到最后,宁哥儿也赞同。
等姐姐姐夫离开后,妻子有了身孕,宁哥儿恨不得把吕琼华捧在手里,只不过他也忙碌,常常顾不到家中。
好在吕琼华只是外表柔弱,打理家业交际一把好手,不必他操心。
等妻子诞下一个女儿,他也差不多只有几个月就到任期了,只是进京述职前几日倒是收到一封信,原来祖父过世了,全家都得丁忧。
但也正是丁忧的缘故,全家才能够聚在一起。
回到金梁桥的时候,就看到爹娘和定哥儿一道下马车,几人见面,又是一番寒暄。爹的两鬓染了些风霜,看起来这些日子憔悴许多,也是,他也上了年纪的人,常年这么奔波,肯定这般。
反倒是娘的皮肤比以前更好了,据说现在她是很少动针线了,皮肤白里透红,比他们年轻人的肤色还好。
“爹,儿子不孝,回来迟了,您和我娘先歇息,我过去帮着操持就好。”宁哥儿道。
爹脸上一喜:“我年轻的时候,骑马下水不在话下,如今奔丧回来,整个人就提不起神来,好在有你和你弟弟在。”
定哥儿已经过了及冠之年,人也看起来比之前魁梧一些,正看着自己笑。
兄弟二人先送爹娘进去,爹娘显然很累了,先去休息,他们则在花谢里吃茶说话。
“你怎么样啊?我方才看着你的样子,真正是个男子汉了。”宁哥儿看向弟弟若有所思。
定哥儿笑道:“我还不是在太学读书,娘在汴京沿岸开了一间大的邸店,平日就交给我打理,其余的倒没什么。其余的写信给哥哥你了,我得了个儿子。”
小时候,都是他跟着爹娘外任,弟弟是在汴京生的,如今他们自去外面做官,反而是弟弟一直陪着爹娘。
原本准备让弟弟读书如何的,现下他没说那些,只是又问些家长里短以及老宅丧事。
说起丧事,定哥儿冷笑:“他们两手一摊,哪里有钱啊,祖父没有积蓄,再者即便有,郑太太要养老,怕是早就收着了。故而,这笔丧事是我们出的钱。”
“意料之中,大伯不在了,大房那样,反正到最后还是我们出。”宁哥儿现下当官,也算是见多识广。
定哥儿伸出指头来:“大约这个数。”
宁哥儿一眨眼:“五千贯?”
定哥儿点头。
“爹娘这么些年攒下这笔家业不容易,花出去却是如流水,记得当年姐姐的嫁妆娘就攒了许多年。”宁哥儿说罢,又想着自己在任上的俸禄,同定哥儿道:“我还带回来了五百贯,等会儿给爹娘去。”
定哥儿还没说话,就见哥哥大步流星去爹娘房里,张了张嘴,没说话。他估摸着家里这几年差不多有二十几万贯钱了,哭穷归哭穷,家里如今真不缺那点钱。
宁哥儿把钱交到公中,又和吕琼华夜里去老宅守灵,夫妇二人在灵堂说悄悄话。
“我今儿见到定哥儿的妻子了,容貌秀雅,性情端凝,却又不死板。他们夫妻住在小跨院里,我听下人说她每日早晚问安,比我强。”吕琼华也有些危机感了。
同为妯娌,就很容易让人拿来比较。
宁哥儿很懂吕琼华的心思,如果在家里,还能似往常那般搂着妻子说说情话,但现在在灵堂,他就安慰道:“这不是回来了么?娘以前多疼你啊,不会因为新来了人,就把你抛却脑后的。”
“嗯。”吕琼华点点头。
那时丈夫去了襄州,婆婆举凡有好吃的好玩儿的,都会送来给自己呢,还帮她亲手做了一件褙子……
见妻子放松了,他又道:“我让人带你到客房歇息会儿,我守着就行,否则,你总在这里,万一着凉了,怎么和弟妹一起在我娘面前争奇斗艳啊?”
“讨厌。”吕琼华娇嗔一句,但知晓他是好意,也就先去了。
这场丧事过了七七之后就送葬了,办的很是威武热闹。
丧事过完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