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天青色命格:“大卫武侯”!(2 / 3)
疾风之道?”
“还是迅雷之道?”
姜尘露出一脸高深莫测的神情,并不言语,但心里却暗暗想着,在短期内,自己倒是可以将“虚空横渡之道”,伪装成风、雷等道。
张百岁这才意识到自己关心则乱,问得太深,当即转换了话题,说起正事:
“楼兰国都那边,传来了消息。”
“情况十分糟糕。”
姜尘回想起举行“仪式:屯田”前,亲眼所见的可怖情景,不禁主动追问了一句:
“莫非……与沙有关?”
“你这眼睛,倒真是好用得很!”
张百岁先是一愣,随后才意识到自家弟子的眼睛,居然能看见数十里外的情景,此等眼力,不由让人咂舌。
“不错。”
“刚刚,洪武将军以秘法传声于我。”
“青州军遭沙海侵害,虽伤亡极少,但那些沙尘,乃是一粒佛门恒沙所化,自成一界。”
“若要脱离沙海,最快也要等到三天以后!”
姜尘心中一紧,沉声道:
“洪将军是怕楼兰王室逃走吗?”
张百岁摇了摇头,语气格外严肃:
“不,情况比你想象得还要糟糕。”
随后。
张百岁终于道出了本该只有大将军卫煊、洪武、柳传智与卫安国等最高层将帅,隐瞒了许久的真相……
一月前。
本该康健体壮的老皇帝,竟不知因何缘故,突发恶疾,足足一个月时间,不曾上朝议事。
所以。
孤悬于西域的青州军,立刻失去了最坚实的后台与支柱。
听到这里。
姜尘立即明白。
这是“天子灵药”的缘故。
周幽王的绝望诅咒,再一次降临于大卫皇帝的身体,必短寿而亡!
张百岁语气沉重道:
“陛下已决意更易国策。”
“放弃征服西域,转而以以使节驯服三十六国,以雄兵北进草原。”
姜尘愣了半晌,迟疑问了一句:
“那楼兰呢?”
张百岁淡淡道:
“不要了。”
“卫煊大将军得到密信,使节团内部,有奸人鼓唇弄舌,扬言以夷治夷,才是王道。”
“杀旧君,震慑西域诸国,另立一名亲近大卫的楼兰国君,以间接控制此门户。”
“然后,使节团分别出使各国,同龟兹、精绝等国缔结盟约,一同对抗草原匈奴。”
听到这里。
姜尘忍不住笑出了声:
“他们当罗教不存在吗?”
重新制定的国策,看似十分有道理。
但实际上。
却忽略了最大的变量——罗教!
若青州军撤离楼兰,那么,早早遁走的罗教,必定卷土重来,彻底掌控西域之门户。
到那时。
回天乏术!
张百岁叹息道:
“我们青州军,被区区一门仪式【鬼门关】,困住了足足数月,不得寸进。”
“你我当然清楚罗教的厉害。”
“但罗教在九州内,已然绝迹数十上百年,朝堂之上的衮衮诸公,他们清楚罗教的厉害吗?”
姜尘冷凝着脸,终于意识到事情的危害。
青州军进入西域之后,才深刻意识到罗教在西域的长久布局。
上至国君,下至老妇,楼兰百余万人丁,大多以无生老母为信仰,愿意为罗教赴死者,不计其数。
并且。
罗教巫祝们,仅仅送出了一门“仪式:鬼门关”,就迫使三万青州军寸步不前。
直到楼兰国运衰退到最低点,青州军才敢放心大胆,直捣黄龙,进攻最关键的国都。
所以。
但凡在西域呆过几个月的士卒,听到了这所谓国策的内容后,必然能反应过来:
必须根除罗教,才有可能施行所谓的“国策:以使节驯服西域,以雄兵北进草原。”
否则,不过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白费功夫!
可惜——
无论是朝廷,还是老皇帝本人,都不过是“庙算于万里之外”而已,他们并未亲身感受到罗教对西域的深深腐蚀。
姜尘苦笑一声,不禁想起了某句民间俗语:
“一拍脑袋,有了;一拍桌子,定了;一拍大腿,糟了;一拍屁股,造完孽撩杆子跑了!”
领导们并不了解本地实际情况,就匆匆改弦更张,换上了“一拍脑袋”得来的“英明决策”。
然后。
外行指导内行。
其最终结果,几乎都是水土不服,不知害苦了多少百姓。
一念及此。
姜尘抬起头,目光平视着张百岁的眼眸,沉声问道:“老屯长,您既然说着这么一大通,想必……是有了主意吧?”
“准确来说,是卫煊大将军,早就有了主意。”
张百岁微微一笑,继续道:
“当他收到密信之际,就立刻判断出,须尽快灭亡楼兰,杀尽王室血脉!”
“然后,举行仪式,献颅于九鼎,将楼兰之地,纳入九州的范畴。”
姜尘恍然,开口道:
“若木已成舟,纵使使节们心生怒火,也只得捏着鼻子,认了。”
大卫武朝可以放弃未曾占领的蛮夷土地,但给使节团们一万个胆子,也绝不敢放弃……九州王土!
也正是此时。
识海内,陡然显现出一行行金字。
……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