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2 / 5)
结果。
这场漫长的申诉和质疑,跨越了骆父和骆母的一生。
他们放弃了自己的研究方向,把全部精力都投入了电子风暴对探测者的影响,想要弄清楚究竟是什么夺走了自己的儿子。
在原著里,他们成了温迩事业最大的阻力,一度彻底逼停了有关电子风暴的所有研究,甚至险些亲手把温迩送进监狱。
直到最后,骆父终于得到了一个答案。
……
十秒。
俞堂抬手,关了意识海里的光屏。
系统正看得入迷,急得跳起来,绕着他直转圈:“答案是什么?骆燃为什么会变成最后那样?就只是因为温迩对他的改造——”
“等一下。”俞堂说,“我要集中精神。”
系统连忙严严实实关了喇叭。
俞堂收起探测器,换了背包里的另一样仪器。
和负责记录数据的探测器不同,这是用来实际提取风暴粒子的捕捉网。操作起来极端复杂,需要同时测算几十项数据,再根据实时变化的数据确定位置,精准捕捉电子风暴里散逸的粒子。
能操作这项仪器的,没一个人有这份胆量。
骆燃有这个胆子,但出师未捷,壮烈折戟在了第一条足足七行的公式上。
俞堂专心读着数据,操作仪器,在不断变幻的流光悄然掠过时,扣下了一团的粒子。
火红色的粒子。
活泼热烈,几乎束缚不住,稍不小心就会再横冲直撞出去。
二十秒。
俞堂抬起头,看向下一片流转的光瀑。
……
骆父得到的答案,开启了电子风暴研究的第二纪元。
在初级阶段的最高机密里,电子风暴不止能摧毁和烧毁电子仪器,还会无规律、无法预测地随机出现,吞噬“人”本身。
被吞噬的人,会忽然在世界上消失,找不到任何痕迹。
六岁那年,蒲影在玩捉迷藏的时候,踩着房檐扒开树冠,想要藏上去,却不小心掉进了电子风暴。
温迩不计代价、几乎放弃良知的疯狂研究,也是因为这个。
他不知道蒲影为什么还会回来,但蒲影的确回来了,和小时候几乎一模一样,只是好像失去了他们童年时候的记忆,也失去了作为人的温度和感情。
温迩从那天起,就不着痕迹地调整了实验计划,大幅提高了骆燃进入电子风暴的频率。
他要在骆燃身上弄清楚,人类进入电子风暴究竟会产生哪些影响,丢失的东西究竟还有没有办法找回来。
——骆父比他更先弄清楚了这件事。
骆父比他更先弄清楚了,蒲影丢失的那些温度和感情,那些灼烫的、鲜活的,自由热烈的生命气息,究竟去了什么地方。
为什么骆燃的颈间,会有和蒲影一模一样的胎记。
“坠入电子风暴的人,依然有可能走出来,或早或晚。”
俞堂说:“走出来的……或许是一个整体,或许是被剥离出来的一部分。”
而被剥离出的那一部分,是不够稳定的,不稳定到只要再次接近电子风暴,就会重新散逸。
现在的蒲影,不是真正的那个走丢了的、六岁的蒲影。
六岁的蒲影被分成了两个。
一个是现在蒲家的万众瞩目的继承人,完全符合家族培养和人们的期许,符合温迩心里那个蒲影长大后的模样的,淡漠冰冷、不近人情的科学部精英。
一个是自由的骆燃。
蜉蝣一样的骆燃。
不饮不食,向日而生,终其一生在日光里飞舞,最后死于落日的余烬。
温迩不知道,骆燃的全部生命,都是由那样灼烈而明亮的热意组成的。
他一面诱哄着骆燃进入电子风暴,任凭一次又一次的实验缓慢剥离骆燃的生命,一面因为自己的私心,把骆燃当成蒲影,一次又一次地否认骆燃的存在。
……
二十九秒。
俞堂没有退出电子风暴,他撑稳身体,依然专注地控制着手里的仪器,精准收网,再度完成了一次抓捕。
他在风暴里找回了属于骆燃的大量粒子。
骆燃的基础数据已经被删除了,没办法再通过后台还原。但在这本书里,他依然还有可能把原本的骆燃拉回来。
现在的时间线是骆燃遇到温迩的第三年,骆燃第一次和温迩起了冲突,因为温迩希望骆燃能待在家里,他可以满足骆燃的一切要求。
骆燃和温迩竭尽全力地单方面吵了一架。
骆燃已经发现了自己的异样,除了追逐电子风暴,他已经太久没出去透过气了,而每接触一次电子风暴,他就发现自己好像变得更不对劲了一点。
骆燃害怕了,他不想变成这样,他想回去找爸妈,想回家缠骆父带他去科学馆。
可温迩对他说,他现在的样子,只会让骆父骆母担心。
温迩带他去做了体检,给他看了一切正常的报告,又对骆燃说,他只是太累了,正应该在家里休息一段时间。
温迩拦截了一部分骆父骆母的邮件,那些邮件里,骆母给儿子挑了一套最炫酷的防护装备,问骆燃喜不喜欢。骆父问儿子最近为什么不去拍照,是不是相机又摔坏了,告诉爸爸,爸爸给报销。
温迩没给骆燃看这些。
温迩没有因为骆燃的歇斯底里生气,他只是把最后一封给骆燃看,告诉骆燃,你看,你的父母都在为你骄傲。
骆燃的力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