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番外(姜皙)2(1 / 6)
去船上工作, 是肖谦的一个明智决定。
换了新的环境,有了事做后,姜皙开朗了些。
他们三人住在下层船舱的一个小房间里。到的第一天, 姜皙就跟肖谦一起把小房间里床单被罩换成新的,墙壁、桌柜、地板都擦得干干净净。
上班之后, 她也很有干劲。
船上几十个保洁, 欺负她新来的,年纪又小, 把最难打扫且总挨骂的区域交给她。
姜皙一点儿也不生气, 连沮丧也没有, 整体打量一眼,就埋头吭哧开始工作。她像《瓦力》里的清洁小机器人,眼里只有活儿。
结果, 她负责的区域,大变一新, 整洁得赏心悦目。
有次, 经理经过,差点被闪了眼,很惊讶。因为那片区域最难打扫。没想到突然干净得发亮, 叫她很不习惯。
经理叫了姜皙过来,发现她自制了很多小工具, 哪些是擦边角的, 哪些是锉顽渍的……小刀小起子小锉刀毛巾方巾,多种多样, 甚至连工具都整齐干净。
经理叹为观止,问:“你看着还小呢,多大了?”
姜皙按程西江的身份答:“刚……二十。”
经理觉得她不像有二十岁, 但什么也没说,留下一句:“别在保洁部干了,去餐饮部。”
身份一变,工资顿翻三倍。
姜皙仍是没有多激动或欣喜,懵懂地眨巴眨巴眼睛,衣服一换,就又埋头做事。
她刚上岗,什么也不懂,但领班交代的步骤,她认认真真记住,脑袋里反复地一直琢磨;再严格按照要求,一步一步地执行。
半点不偷懒,也不耍滑。
规定说盘子要拿干布擦三遍,她就真的擦三遍。别人怎么偷懒,她不管。
桌布四角要坠下相同的高度,她就跪在地上仔细瞄着,一次次调整。别人怎么糊弄,跟她无关。
姜皙很朴素地认为,就像培育一株植物需要播种、浇水、除草、捉虫、晒太阳一样;做任何事,都是一种培育和养育结果的过程,不要缺少步骤,不要偷工减料。
所有偷偷犯的懒,都会表现在结果里。就像不除虫的叶子会烂洞,不浇水的茎秆会枯干,不施肥的果子会干瘪……
很简单的道理。
也像画画,这里少一笔,哪里少一笔,整幅画就没法细看了。
经理说,她将那小小的服务生工作,做到了极致的完美。
她仍是不太懂这有什么好大夸特夸的,不太懂什么极致、什么完美,就是踏实认真地朝前走着。
他们所在的游轮,白色的大轮船,在长江上走走停停,沿途都市繁华,白日喧嚣,夜里璀璨。
闲下来的时候,姜皙会坐在栏杆边,望着岸上的风景。她偶尔仍想过去,但并不想未来。
她觉得,就一直待在船上、江上,就这样吧。
肖谦依然对她很好,不工作的时候,他会陪着她在船上吹风,陪着她陪姜添玩耍,任谁看都是幸福的一家三口。
程西江!
程西江!
所有人都这么叫她。
她自己也觉得,她就是程西江了,一个新的人了。
只有她知道这个名字怎么来的,许(城),小(西)楼,长(江)上。
但名字背后的意义,渐渐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成了一个新的代号。
“姜皙”不见了,只剩下“程西江”。自己工作养活自己的程西江,肖谦的妻子程西江。
直到肖谦突然死去,这样平静的日子也彻底打破。
那是离开江州后那九年里,最痛苦撕裂的一天。
那天,姜皙不仅彻底从懵懂中醒来,彻底明白了,她是姜家人,在很多人眼里,她是有“罪”的;还明白了世界是危险的,不是只有安全的船只与避风港。
她的日子再也不可能安稳了。
如果说,从许城的船上离开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她还没有长大(得益于肖谦的保护),那么,肖谦的死,将她彻底推入成人的弱肉强食的世界。
姜添竭尽全力、仿佛不知疲惫一样,哪怕抽筋了也不停下,背着她在黑夜的泥地、树丛里逃亡、逃亡、逃亡,她一路在流泪、哭泣、哀嚎。
可到了一处新的城市,她把眼泪擦干,就去小饭馆洗盘子,小超市拣货,去每一艘船上问是否招工,能否给她一份工作。说她很勤快,吃得少,干活多。
头大半年,她带着添添,过得很苦。因不敢找签合同的工作,只能在廉价的场所打转,有时竟食不果腹。
但最终,姜皙在一艘轮船上找到了做清洗的工作,虽然仍辛苦,但船老板人善。当然,也是因为她办事卖力,老板在别处找不到这样能干活会干活的人手。
只不过,肖谦的死让她心有余悸,她待上不久,就要换地方生活。那时,老板舍不得,还加工资留她。
姜皙每换一个城市,在找到船上工作前,会在岸上短暂停留。
其中,有一个工作,姜添很喜欢。
那时,姜皙在一个汉堡店做炸鸡炸薯条,当天剩下的可以带回去给姜添吃。
姜添可幸福了,觉得姐姐是世界上最厉害的人。
姜皙当时也挺喜欢那份工作,她看到经济拮据的学生、带孩子的妈妈、衣服皱巴巴却想给孙儿买吃食的老人,会偷偷把他们的薯条盒塞得很满,可乐里也少放一些冰块。
看见他们吃得开心,她也忍不住微笑。
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