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我妻薄情 > 第77章 典藏阁

第77章 典藏阁(2 / 2)

吐不凡,愈发礼节周到,“我要借这两本。”又看向吉秋,她两手空空,微微摆手,便不强求,“不知如何登记。”

  梁寄书取出簿子,将书目与日期写上,问:“不知姑姑姓名,在何处上差?”

  “程丹若,尚食局。”

  他如实登记,并关照:“虽说姑姑借的并非珍本,也切莫污了书页。”

  “我一定小心。”

  借完书出来,迎面又碰到王咏絮。

  两人都穿着常服,头戴乌纱帽,但程丹若的帽子上只有固定用的一支金簪,王咏絮却是插戴乌金纸剪出来的草虫蝴蝶,风吹过,翅膀颤动,栩栩如生,还有几簇小茉莉花,清雅而芬芳。

  身后又有两个随侍的宫婢,派头大一倍。

  程丹若不动声色,避开让路。

  王咏絮却好像忘了之前的尴尬,大大方方道:“咱们一起进宫的,姐姐却和我生分起来。”

  “礼不可废。”程丹若笑笑,语气温和,好像是出于礼节而客气,非是龃龉,“你也来借书?”

  王咏絮道:“可不是,虽说库里也有书,哪里比得上典藏阁多。前两日借了《二家宫词》,今天换新的瞧瞧。”又笑,“你借了什么?”

  程丹若给她看医书和律书。

  王咏絮便是一笑:“不同你说了,借了书,我还要回撷芳宫,改日来寻我,咱们一道说说话。”

  程丹若口中自然答应:“只要你不嫌我叨扰。”

  “那就说好了。”

  友好的寒暄后,各自分开。

  *

  今年的会试推迟了一月,故殿试的时间亦有改动,为四月初一。

  考取贡士的考生们,进宫考试了。

  承天门外集合的时候,众人终于见到了传闻中害得个别举子发挥失常,饮恨落榜的美人。

  四月份,春风舒展,万里无云。

  谢玄英骑马而来,袍袖舞动,面如冠玉,风姿逼人,确实有一点谪仙乘云,笑看红尘的意思。

  “谢郎。”礼部侍郎笑眯眯地招呼。

  “少宗伯。”他还礼。

  现场鸦雀无声。

  不多时,搜身完毕,入宫。

  考试的地点就在朝会的皇极殿中。众考生同考官一道跪拜皇帝,听题,入座,准备考试。

  世界上最大的领导就坐在面前,想发挥好可不是容易的事。

  皇帝还不讲规矩,喜欢溜达到桌旁,看着答题。

  没过多久,一个年纪略大的考生汗如浆出,后背都湿透了,还有一个差点打翻了砚台,战战兢兢。

  谢玄英:答题中。

  皇帝走过来瞧两眼,“呵呵”笑笑,毫不留情道:“午时前交卷。”

  谢玄英:“……是。”

  没时间打草稿,他略作思忖,直接写答题纸。

  皇帝满意地走了。

  紧赶慢赶,终于在午时前交卷。其他人莫名同情,这可太惨了,大家都可以写到傍晚呢。

  谢玄英答题毕,趁着其他人还没出来,赶紧回家。

  翌日,开始阅卷。

  阅卷人:阁老。

  李首辅前些日子告病在家,今天才上班。他默不作声地挑出卷子,按照其他阁老的评判,考虑一甲人选。

  判卷结束,读与皇帝。

  今年殿试的题目是,你认为该如何治理一个国家。

  题目大而空泛,很不好答。

  内阁定的一甲头名,是沉稳持重之辈。他的核心思想就是,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各司其职,皇帝要英明,任用贤能远离小人,大臣要摒弃私欲,为国家考虑,平民百姓要听从朝廷的派遣,安分守己。

  除此之外,要抵御外敌,尤其是北方的胡虏,同时要教化境内的蛮夷,使其改土归流。

  此外,要兴修水利,发展农桑,君主带头节俭,不要搞奢华之风,纠正民间越来越浮夸的风气。

  这份卷子答得好,关键就在于全面,且辞藻优美,皆有出处,是一篇完美的命题作文。

  第二名呢,答得就不是全,而是精细。他重点强调了农桑是国本,从这一点发展开来,讨论要如何发展农业,怎么修水利设施,怎么挑良种,并说明沿海一带出现了番薯,量大管饱,建议广泛种植。

  皇帝听着就露出笑容。

  言之有物,一看就是个干实事的。

  第三名,谢玄英。

  他认为百姓心里是有从善忠君的本能,通过教导,百姓就能知道,每个人都能忠君报国,军士厮杀是报国,农民种地是报国。也就是说,知晓自己行为的意义,再去做事,而不是让他们浑浑噩噩地做,空生怨怼。

  同时,官员也要考虑到百姓的不易,做决定都要谨慎,不能为自己谋私利,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要切切实实地做事,提升百姓的生活质量。这样,百姓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做,官员指导他们该如何做,世界就能变得美好了。

  “内阁思虑周全。”皇帝说,“就这么办吧。”

  李首辅松口气,他就怕皇帝因为私人喜好,非要让谢玄英做状元。

  他的卷子可是典型的心学论调,一旦流出去,民间从心学的士子会更多。

  “臣遵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