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我妻薄情 > 第208章 问连宗

第208章 问连宗(2 / 2)

  谢玄英拉过薄被,仔细盖好:“睡吧。”

  她眼皮一沉,跌入梦乡。

  --

  第二天,程丹若才准备好药材,昌顺号的东家来了。

  她想说不见,但传话的人说:“说不是生意上的事情。”

  那就是另一件事了。

  程丹若心里有数,叫他进来,平淡地问:“不知还有什么指教?”

  “指教不敢当。”昌顺号东家的态度摆得很低,“今日上门,不是为了生意上的事,却是家里的旧事。”

  她道:“清官难断家务事,你恐怕走错门了。”

  “夫人容禀。”昌顺号东家道,“好叫您知道,在下是太原程氏第四房的,年初的时候,八房的老太爷提起一桩旧事,说他以前有个兄长,早年离家打拼,后来因战事,忽然断了消息。”

  程丹若装不出什么惊讶的表情,只好端起茶,任由他往下说。

  “大约是过年祭祖,老祖宗们显灵,托梦给老太爷,说兄弟俩多年不见,很快会在地下重逢,可惜坟不能在一处,骨肉分离,总是不甘心。”

  昌顺号的东家感慨道,“老太爷做了这么个梦,自知时日无多,又挂念兄长的后人,派了人去打听,却是说,当年是往北边去了。这几个月,家里一直在找,最近终于有了消息。”

  说到这里,他专门停下来,观察程丹若的表情。

  她脸上依旧是礼节性的微笑,大方温和,并不是他想要的意动与沉思。显然,这件事早在她的意料之中,而她却并不感兴趣。

  这可麻烦了。

  他想着,话转得更为委婉,留足分寸:“听说,夫人的娘家也姓程?”

  “我曾祖父是随军来的,老家不知在何处。”程丹若慢慢道,“但家里人活着的时候说过一嘴,应该是没有别的亲眷了。”

  昌顺号东家试探着道:“多年不联系,说气话也是有的。”

  她道:“不是军户,却去当兵,想来是无可容身之处。你们家是大家大族,想来不至于如此。”

  话说到这份上,不挑破也不行了。

  昌顺号东家恳切道:“夫人,你们都姓程,五百年前是一家,这边不是亲戚,从前也是。”

  停了一停,推心置腹道,“我今日所说的事,同羊毛衣的生意没有关系,族里的事可不是我脑袋一拍就能做主的。”

  他分析:“夫人高嫁侯府,自是荣华富贵,享之不尽,可娘家势弱的女人,多少要吃些亏,别的不说,夫人今日若有得力的娘家,生意尽可让族里办,同根同源的血亲,必不能害了您。”

  这话在当下,确是正经的道理。

  程丹若点点头,做出几分感慨之意,却说:“福祸相依,人生没有两全事。”

  “话虽如此,也可尽人事。”他语重心长道,“我们太原程家虽不是什么豪门大族,却也有几分底蕴。若能连宗,夫人此后也有了族人亲眷,族中后辈,也可为夫人差遣,岂非两相利好?”

  必须承认,假如程丹若是土生土长的古人,这个建议足够令人心动。

  说白了,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宗族抱团能大大提高抗风险力,家族的提携是社会默认的裙带关系。

  假如族里有人发达了,没有提携族亲,反过来要被骂“忘恩负义”。

  程丹若回大同,必须回老家建宗祠,立坟茔,照拂乡人,就是这个道理。

  太原程家虽然名气不响,可能供出进士,能有一个商号,就已经是不容小觑的大家族。与其连宗,以她现在的社会地位,属于受益的一方。

  但……“您的好意,我心领了。”程丹若说,“同您说实话,我有一个义父,待我视如己出,家里也并非没有亲眷,只能辜负您的好意了。”

  这是对方没有探听到的消息,一时讶然。

  “我有位表叔曾任按察副使,我的义兄也是朝廷命官。”程丹若轻描淡写,“我看,我们还是谈谈羊毛的生意吧。”

  昌顺号东家一时没有说话。

  陈家和晏家的地位,已经镇住了他,他失去了与之谈判的关键筹码。

  而程丹若深知,即便不连宗,也最好不要得罪本地的大户,故道:“虽然不是族亲,却都是乡亲,不然,何必找你们呢。我们在京城也不是没有熟悉的故交。”

  东家的面色微微缓和。

  他思索片时,却道:“论起地域,自然是我们太原和大同更近,又有同姓的缘分在。夫人恕罪,在下不明白,您为何非要找宝源号一道合作?”

  “据我所知,宝源号背后另有靠山,有什么好事,恐怕您得排第二。”他一针见血道,“俗话说,宁为鸡头,不做凤尾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