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我妻薄情 > 第270章 渐转好

第270章 渐转好(2 / 2)

在一起,这边已经转好的人容易复发。”

  宫布皱起眉毛。

  “不同意就别送来。”她没有给他讨价还价的机会。

  次日。

  一队士兵在互市朝北的地方,搭了简易的毡包,约莫十来个,随后,一群牧民像是被驱赶的牛羊,被关进了栅栏的彼端。

  他们神色麻木,仿佛羊群挤在一个个毡包里,浑身散发着恶臭。

  程丹若:“……”

  要疯了。

  她揉揉额角,和程必赢说道:“不能这么挤在一起,你跟我去一趟,病症稍微轻点的,挪到北边的棚里。”

  南病区属于轻症,治愈的概率较高,北病区就归重症,其他至危的病人,单独留在毡包中,以免过人。

  她下定决心,找到李御医:“此处就拜托给您老人家了,我去北边。”

  李御医沉吟道:“老夫这边倒是无碍,可你一个人去那头,怕是忙不过来。”

  程丹若苦笑。

  她不去,谁去?

  二品夫人的诰命,一百两黄金,不就是买她的命么。

  “之前都熬过来了。”她说,“就这样吧。”

  --

  第五天,重复和第一天一样的工作:诊断病人,划分病房,计算药量。

  考虑到重症区的危险性更高,程丹若留下了梅韵和柏木帮李御医,只带走程必赢和四个蒙古侍女。

  这意味着,她不得不承担超额工作。

  不通的语言,牧民防备的眼神,可怖的病症,不配合的病人……一切的一切,总让她有一种冲动,想蹲下身,钻到桌子底下躲起来。

  但她不能这么做。

  再坚持一下,只要能解决危机,两国就能真正破冰,达成和平。

  这可以少死多少人?也许,她在现代做一辈子的医生,都未必能救这么多人。

  坚持住。

  程丹若反复给自己打气,强撑着不倒。

  幸好,她不是一个人。

  晌午左右,李必生带着两个大夫,以及数个学徒过来了。

  程丹若大吃一惊:“你们怎么过来了?三圣庙怎么办?”

  李必生道:“程夫人放心,三圣庙的病人已愈一半,朝廷派来的医士和医生也到了。”

  太医院除了有太医、御医这样有官职的大夫,还有大量医官、医生、医士,他们虽然没有官职,但都习医多年,且需要年年考核,医术并不差。

  有时候外出赈灾,有时候王府请医,都是他们干的活。

  “他们对鼠疫颇为陌生,谢知府留了乔老先生为他们讲解情形。”李必生介绍得胜堡的情况,“其余人轮流休整,我们三人先来帮衬。”

  乔老先生是支援的大夫中,岁数最大的一个,脾气也最暴躁,但医术高明,在大同府小有名气。

  程丹若怔了怔,犹豫道:“外子……怎么样了?”

  “谢知府受了些轻伤,然并无大碍。”李必生安慰道,“今天张御医为王妃诊治回来,也为谢知府瞧过,夫人尽管放心。”

  张御医算是熟人了。曾经惠元寺的痢疾,他为王孙治疗,对瘟疫的看法也较为客观,并不迷信。

  程丹若暗松口气,立即吩咐他们做事。

  新劳动力到岗,又是治疗过病人的熟手,完全不必再嘱咐什么,开干就是。

  下午,三百多个病人全部划分完毕,每人都喝上了药。

  程丹若刚坐下歇息,两个意料之外的人出现了。

  一个是行人司的司正,一个是得胜堡布政署的小吏,他会蒙语,互市时,经常作为翻译使用。

  “你们二位是……”她疑惑。

  司正严严实实地戴着白色口罩,神色肃然:“陛下有旨,须教化胡蛮,彰显天朝恩德。”

  程丹若:“……陛下圣明。”

  司正问:“不知此时可方便宣读圣音?”

  她道:“病人已安顿,您请便。”

  “打搅了。”司正说着,和小吏一起开始思想品德教育。

  小吏走前头,先打锣一声,吸引众人的注意,随后司正响亮地高喊:“天朝圣恩陛下有谕——”

  他说一句,小吏翻译一句。

  程丹若喝着奶茶,替他们总结核心思想:

  你们这些北方的蛮夷啊,喝着雨水,吃着野味,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做礼仪。但现在,天朝的皇帝愿意大发慈悲,给你们一个机会,让你们知道仁孝。

  仁就是说,虽然你们不是我们的子民,但皇帝怜悯你们遭遇痛苦,专门派人来救你们,你们要知道感恩。而孝就是,从今以后,你们要把皇帝当做你们的父亲一样尊敬。

  只要你们安分守己,老实放羊,以后就有衣服穿,有粮食吃,有病治。

  不得不说,虽然话语拗口了一点,口吻也未免高高在上了一点,可试想想,哈尔巴拉这样的贵族,将牧民当做牛羊驱策的,而大夏却不计前嫌,派来大夫为他们治病。

  牧民们心里,真的一点想法都没有吗?

  --

  (泰平)二十二年春,山西鼠疫,丹若奉诏医民,活者众,加二品服,予封诰。

  ——《夏史·列传九十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